为什么越付出,越不讨好?

为什么越付出,越不讨好?

01、对方的边界被侵犯

从青春期说起——

因为青春期是我们从小孩转变成大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我们的很多行为都会特别突出,包括今天讲到的这个现象。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体格开始再次发育,开始变得强壮,女孩子开始来月经,男孩子开始做春梦,我们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想离开父母,想独立,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想证明我就是我。

这个时候,父母也开始感受到我们的变化,他们开始焦虑,开始担心我们会展翅高飞,会离开他们。

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父母会在这个时候想办法破坏我们的边界,阻止我们成长,目的是不让我们和他们分离。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潜意识层面的,意识层面是不知道的。

他们只会觉得是担心我们学习成绩不好,担心我们学坏,所以会随意进入我们的房间,收拾我们的房间、翻我们的书包、翻我们的抽屉,看我们的日记本,这些行为从本质上看都是在破坏我们的边界。

还有一些行为是破坏边界的象征,例如干涉我们的爱好、干涉我们填报志愿、干涉我们的社交圈等等。

虽然从意识层面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和关心,但从潜意识层面,我们能接收到父母潜意识的攻击,所以他们越关心,越操心,我们就会越愤怒,因为我们的边界被侵犯了。

讲的这些和为什么越付出,对方就越把我们当仇人有什么关系呢?

有的。

恋爱世界里,贤妻良母容易换来老公的恶言相向;无微不至的男朋友容易换来女朋友的嫌弃。

贤妻良母和无微不至的男朋友,我把他们都称为100分伴侣,但100分的伴侣不是最舒服的伴侣,刚刚好的伴侣才是最舒服的,因为100分就意味着没有边界。

如何理解100分和刚刚好呢?

举个例子:

女朋友生病了,想要去吃麻辣火锅,100分的男朋友会严令禁止她去吃,而刚刚好的男朋友会告诉她,你吃会病得更厉害了,这样你会很难受我也会心疼,不过决定权在你。

所以最后就算女友去吃了,病得更厉害哭着回来找他的时候,他也会给她一个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

为什么100分伴侣和刚刚好伴侣后者更恰当呢?

因为女朋友想做任何事情都是属于她的事情,当100分男朋友禁止她去做的时候,相当于干涉了她的边界;

而刚刚好的男朋友会在她真正有需要的时候才出手,这是对女朋友的一种信任,相信她会吸取教训,相信她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从心理学(动力学)的角度讲,女朋友的身体由她自己做主,男朋友的关心从本质上都是在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这种焦虑可能是女朋友不听自己话所产生的挫败感,又或者是自己想象中那个完美女朋友的形象被破坏了等等。

而且她不能怪你,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她已经得到了口腹的享受,而在接受惩罚的时候,就能得到你及时的关心和照顾,这才是满足了女朋友的自恋。

因为当她想吃的时候就能吃,不论当时有没有病,她都能享有自己的权利,而当她病重的时候,想要关怀和温暖,男朋友就会出现,这种感觉就好像全世界都以我为中心。

当一个人的自恋被充分满足之后就会成长,越不被满足,就会越停留在全世界以我为中心的阶段,然后会一直寻求这种感觉直到被满足。

02、依赖多少,就等于自由失去多少。

我想可能有些人还是会更喜欢100分的伴侣,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一些反馈。

● 第一、在我们特别享受对方为我们承担了本属于自己责任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同等的自由,依赖多少,就等于自由失去多少。

● 第二、我们对控制和强势的迷恋,可能是来源于对父母的忠诚。

如何理解呢?

小时候,父母如何对待我们的,长大之后,也会想找一个和父母对待方式类似的人,因为这种被对待的感觉会让我们和父母一直保持连接。

举个例子:

我说普通话是不标准的,会带着淡淡的粤语口音,但事实上以我发音的能力,是完全可以把普通话说标准的,例如我在唱歌或者朗诵文章的时候就完全没有粤语的口音。

但我的潜意识会觉得带一些粤语的口音会有归属感,感觉自己和家乡保持连接,所以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些带有粤语口音的同学会特别亲切。

● 第三、特别享受100分伴侣的人,从人格层面上是不够独立完整的,当我们和对方边界不清晰的时候,会很容易伤害自己,也很容易伤害对方,因为边界的消失就意味着自己消失了,或者对方消失,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为了让我们能够有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使我们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

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爱情的长路里,我们会路过多少人,才会遇到一个人,走到终点。

电影让人潸然泪下,故事里有个人叫猪头,他爱上了燕子,一个是平凡的哺乳动物,后来还会被人设酒杀机作食,一个是属于蓝天的,会飞翔的精灵。

是啊,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有了阶级的差别,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爱情。在燕子被人误解的时候,猪头在他身边陪着她;她在国外没钱的时候,猪头拼命挣钱给他。

他们有了七年的感情,可是最后燕子还是不要猪头了,不管猪头对他有多好。

故事里面还有一对,是陈末和小容,在大学里他们都很优秀,过了爱情的青春期美好的保质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小容想要更高更好,她选择了放弃陈末。

也许大家会觉得小容自私,觉得燕子不懂得珍惜,可是爱情不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甚至是相互独立的,你对我再好,我也有拒绝你的可能。

其实,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最好的状态应该是相互需要,我们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需要可以是一种物质的吸引,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安慰。

我们常说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实际上静下心来看待,你会发现她吸引的了你就是最开始的理由。本质上来说,吸引力就是需要点。

如果你的世界里全是一个人,那他走了之后,你岂不是整个人都变得空空的了。

身边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她和他男朋友在一起已经一年半了,和其他的情侣不同,他们不会经常在一起吃饭,但是每个周末都会出去一次;平常宿舍聊天他俩也不是时刻都断不得联系的那种,反而是在宿舍她都会忙自己的事情。听她说啊,他俩要约好一起考研。

其实,这样的感情多好,有孩子般的俏皮可爱,也有成年人的理智。

一个人走会走的很快,但是两个人走会走的更远,他们相互勉励的道路,应该会促进他们走向更长久的路吧。

她说他很细心,很贴心,她需要的是他的关心与爱,是在好朋友身上所找不到的。

他说她很爱笑,很温暖,这让有点自闭的他觉得很自在。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身上的需求点消失了,与其害怕,我们倒不如让自己的吸引点更可靠。

只有被需要,才能更长久,不是一直被路过。

了解了100分伴侣和刚刚好的伴侣之后,我相信你明白了:

不是付出不对,也不是越不付出就越好,而是要懂得分清楚,边界在哪里,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对方的事情。

一个好的伴侣,懂得不去做什么,比要懂得做什么更重要。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