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8日 来源: 作者:
儿童心理:如何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更独立
如今,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有一种过度保护的倾向,这不仅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焦虑。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患有焦虑症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数正在增加。
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认为,过度保护很可能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那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第一,家长可以在风险更低的小事上重复鼓励孩子独立行事。
这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及儿童精神病学荣誉教授凯兹丁的观点。他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独自做作业、做家务或者给朋友选礼物。虽然做家务看上去像是一种任务,但也能让孩子走向独立,孩子不仅需要这些技能,还能从中产生主人翁意识。
第二,心理医生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决定。
比如,当家长问孩子愿不愿意独自呆在家里时,可以让孩子自己衡量风险和好处。“这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因为他们在思考问题,而不只是在行动。”
第三,鼓励孩子独立越早越好。
临床心理学家指出,两到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帮忙做家务,比如把盘子摆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篮里。大多数8岁大的孩子应该会做炒蛋了,家长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导。当然,家长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然后再协助或者在一旁监督整个过程,最后再逐渐“淡出”。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