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什么?

儿童心理: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什么?

在家庭里家长与孩子可能会建立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关系就会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那么,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关系呢?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照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教授戴安娜·鲍姆林德的家庭教养理论分为四种类型:

1、纵容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像是朋友,但是家长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几乎不强制。一般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如此。

2、忽略

很多比较贫困的家庭就是这样,除了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3、集权

在家里,孩子必须按照家长说的去做,没有道理可讲。

4、权威(而最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它既保证了家长的威信,孩子做什么家长说了算,又比较宽松,孩子把家长视为可靠的依赖。既严格又温暖,这就好像中国人说的既有严父又有慈母的感觉。

在美国,亚裔家庭这一点做得最好,在白人中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

怎样树立对孩子的权威呢?

权威,并不是父母有“家长”这个位置就自然拥有了权威,权威并不是天生的。虽然从过去来看,大众的观念是小孩应该听家长的,好像家长有天然的权威,但具体到一个个孩子身上,有时孩子就能找到理由不听家长的,可能因为“叛逆”甚至可能看不起家长。

很多关于家教理论的书,书中都强调对孩子要有一个自洽的惩罚体系,比如同样一件事,不能因为儿子干了就把他批评一顿,女儿干了同样的就不批评也不管;也不能因为今天心情不好孩子犯了错家长就打孩子,明天孩子也犯错了但自己心情好就赦免了。

家长的政策不稳定,孩子对家长的情绪就无法稳定。只有当孩子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有了合理预期,他才能真正学会什么事可以做和什么事不该做。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