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
问:“爸爸和妈妈吵架,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要看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度,冲突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冲突之后大人的处理方式。
我相信完全没有摩擦和冲突的夫妻是非常少的。如果只是偶尔的言语冲突,通常并不会有太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看到父母偶尔的冲突可以让孩子看到真实的生活,但是重要的是让看到冲突的孩子也看到冲突的解决。这可以让他们明白,即使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但是通过讨论甚至争论,彼此能达成一致。
父母也需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他没有关系,爸爸妈妈依然爱着他,也爱着对方。当然,如果夫妻有不同意见,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建议避开孩子私下沟通,而孩子大了,则可以考虑邀请孩子一起在家庭会议上讨论。
如果父母天天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就经常处于不稳定和紧绷之中。即使是很小的宝宝,虽然不明白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们可以感受到气氛的紧绷,也会因为看到父母激动愤怒的表情和听到高分贝的刺耳声音而感到害怕。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的会非常警觉,对环境里的动静反应大,感觉总是在预测危险;有的孩子则会开启屏蔽模式,对父母的吼叫进行屏蔽,为了不让父母把战火烧到自己身上,他们会默默缩到一个角落里或者自己的房间里,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父母之间打架,属于家庭内暴力行为,属于“不良儿童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的一种。研究显示,儿童期不良经历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相关,也和青少年期的吸毒、早孕相关。
如果父母关系出现很多冲突和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
夫妻双方用孩子的问题来掩盖彼此之间的冲突矛盾,孩子的问题会被过度放大和过度焦虑。似乎只有孩子有问题了,彼此之间才可以达到一致的状态,从而选择性遗忘夫妻之间本来的问题。
第二种
夫妻要求孩子站队。比较常见的是妈妈在孩子面前诉苦和数落爸爸,而孩子为了“保护妈妈”和维护妈妈与自己的亲子关系,不得不站到妈妈的身边,一起去指责甚至仇视爸爸。
最基本的建议是:
如果夫妻之间存在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把问题转移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对孩子灌输某一方父母的不好,逼孩子站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