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孩子爱说谎怎么办?

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孩子爱说谎怎么办?

心理学家表示,人类先天就具有欺骗和说谎的能力,哪怕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也会用表情或哭声来进行小小的“欺骗”。而年幼的孩子说谎往往是无意的,因为幼儿不能像成人一样分清真实发生和内心想象之间的差别,会有出现记忆失真或想象错位的情况。

这种时候,家长不用担心,孩子说谎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况且,对于孩子而言,这不是在说谎,只是把想象当作事实表述出来罢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说谎话,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可能会开始着急,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开始“学坏”了。

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因为孩子说谎是个普遍现象,绝大多数是没有恶意的,并不牵涉孩子的品性,相反,很多时候,家长的反应才是孩子说谎的最大诱因。

(1)找原因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千万不要一概而论。

(2)求关注 

如果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只在孩子生病时才会"特别关照",那么孩子就很可能通过谎称自己不舒服来求得家长的关注。

(3)模仿 

生活中,父母在与人交往时说了谎话,孩子听到后就如法炮制。

(4)吹牛 

为了获得小朋友的认同,或因愿望没达成,导致孩子编造或掩盖事实来挽回面子。

(5)逃避责罚 

这恐怕是很多孩子说谎的最普遍原因。因为父母的要求严格,孩子犯错时会受到责骂甚至体罚,为了不受皮肉之苦,孩子不得不选择说谎。而当孩子说谎成功逃避责罚之后,这种行为会得到强化,孩子会更加认可这种方式。

(6)找错误 

我们不难发现,孩子说谎很大程度与我们大人有关,而在处理孩子说谎问题的过程中,家长不当的言行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7)贴标签 

有些家长教育方式比较严厉,可能会在有意无意中给孩子贴上“撒谎精”、“坏孩子”等标签,这可以理解为父母恨铁不成钢的表现,但这些标签会影响孩子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甚至会导致孩子逐渐认同父母的观点,以为自己真的不是个好孩子。

(8)体罚 

有的父母发现孩子说谎,会感到如临大敌,认为这是非常严重、恶劣的行为,从而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行为不会减少孩子说谎的次数,反而变本加厉。谎言一旦开始,就要不停编造新的谎言才能不被揭穿。

(9)把自己置身事外 

经常能听到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我在外面累死累活,挣钱供你吃、供你穿,你却不学好,你对得起我吗?”、“我们一家都老实本分,怎么会养出你这样会撒谎的孩子!”这种一遇到问题,就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孩子的行为,千万要不得。

孩子是父母真实的写照,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一定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可置身事外。

(10)找对策 

建立平等关系。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在与领导、同事相处时,态度或语言都会比较谨慎,而批评起孩子来,却经常口无遮拦?很显然,因为你平视甚至仰视领导和同事,而对孩子则更多是俯视。

有些父母并没有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在生活和交流中缺少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片面强调孩子无条件服从。这就导致在遇到问题时,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求助于父母,而是如何向父母隐瞒。

要想减少孩子说谎的次数,首先要建立一个平等安全的家庭关系,只有父母先做到善于倾听、乐于帮助,孩子才会认为“我是被无条件接纳的,没必要说谎。”

(11)注意以身作则 

父母平时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谎,虽然成年人说谎多数不是恶意的,但孩子并不能完全分清,所以家长要谨慎处理自己的言行。

另外,在家里,父母可以主动说一说在单位发生的事,比如今天犯了什么样的小错误,闹了什么样的乌龙,以后打算怎样改正,或者某一位同事工作业绩突出,明天要向他好好讨教等。

让孩子认识到,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是很坦荡的,不需要刻意隐瞒或编造什么。只要家长做好了表率,孩子不会偏离轨道太远。

多提醒一句,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努力兑现,否则孩子也会认为父母在说谎,留下不好的印象。

(12)使用正面强化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回家后主动向父母说明情况,父母不应揪着错误不放,一股脑批评孩子。而应该告诉孩子“错误人人都会犯,但是你没有逃避而是勇敢面对,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孩子因为说了实话而得到表扬,今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会更倾向于说出实情,而不是谎言。

孩子说谎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关键看父母如何正确引导

对于儿童说谎的行为,如果家长给予各种形式的强制干预,反而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焦虑与恐慌,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应该懂得,有的时候适当地忽视,反而能使孩子的说谎行为自然消退。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