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何解决“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是一种自然现象,每个人在面对生活或工作上的压力时,都会产生焦虑。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很焦虑。
比如,在首次进行演讲、参加社交活动时可能紧张。孩子们在离开父母时,有正常的害怕情绪,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后就能平息。
很多人都会认为,焦虑是外在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人感到焦虑,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压力和焦虑的区别。
什么是压力?
压力指的是一种执行任务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在程度上比较强烈,但压力本身并不包含焦虑的成分。当你要执行任务时,压力就出现了。
比如,早上睡过头,感觉上班要迟到了,这是就会产生“压力”。
紧接着,因为迟到,上午的工作进度落后了,老板给的工作任务就不得不挤到下班前必须完成,这些都是压力。
不过,这些也仅仅是压力,但是,当你在压力上叠加了“纠结”的关键因素后,压力就很会瞬间转化为焦虑。
比如,你早上迟到了,如果你是接受迟到这个事实,尽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这就不会成为焦虑。但是,如果你对早上睡过头这件事内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相当烦恼,而且对后果担心害怕的话,这就是把压力转化成了焦虑。
所以,解决焦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发现纠结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纠结。
工作中,当你焦虑并心里充满纠结的时候,你就会出现“神游”,并没有专注在手上要做的事情。所以,解决焦虑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从“神游”状态唤醒,让自己更长时间地保持真正的清醒,并并专注起来,让自己有目标、有意识地完成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唤醒自己,专注做事。
对待某件事情不要有回避心理,可能在做事时,会出现各种想法,对于这些想法,我们要承认即可,不要去关注它们,将这些想法释放出去就可以了。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让多余的想法干预自己当前要做的事情。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