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学家:怎样学习方法更有效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喜好不一样,所以就有一种说法认为,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量身定制一个学习方法。
那么,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吗?
《科学美国人》网站的一篇文章,给出的结论是,没有好处。
这个研究先用了一个模型(VARK)对学生进行测试。
它把学习风格一共分成四种:视觉、听觉、读写和动手实践。
视觉型的人,可能喜欢看图片学习; 听觉型的人,可能更愿意听老师讲;读写型的人,喜欢用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 动手实践型的人,最爱做实验和演示。测试结果表明,的确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
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是跟自己的喜好匹配的,可结果表明,这些人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比别人好。或许他们更享受学习过程,但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成效。
研究还发现,特别是有一些很多学生都喜欢的方法,恰恰是对谁都没好处。
那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有效呢?心理学家总结为下面几点。
1、对于一定的内容,你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人脑的“记忆曲线”。隔一段时间回想前面学过的,然后再学新的,对记忆最有好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2、你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
比如说,同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一遍,这是视觉;回家自己精读课本,这是读写。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同一个内容,效果很好。
3、经常参加测验,看看自己是不是掌握了相关的知识。
这是刻意练习的“反馈”。不测验,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学会了。
4、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
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强力研读”,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把你在读的内容跟以前读过的书连接起来。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