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用表情识别情绪不可靠呢?

心理学:为什么用表情识别情绪不可靠呢?

过去我们都觉得,每一种表情都对应一种情绪。比如,笑就是高兴,哭就是难过。有些专家还能通过微表情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撒谎。

但是,心理学家丽萨·巴蕾特觉得这种说法不太科学。

那么,为什么她会觉得,用表情识别情绪不可靠呢?

标准不统一

首先,情绪没有统一的标准

比如说害怕,有人害怕时眼睛会睁大,有人会紧闭双眼,有人会说不出话,甚至还有人会忍不住笑。

根据最近研究的数据分析,人们在开心的时候,只有12%的人会笑,生气的时候,只有28%的人会表现出不高兴的表情。

文化差异性

其次,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文化,对情绪的理解和相关表现也不一样。

比如,在太平洋群岛中有一种语言,这种语言里有个表示情绪的词,既可以代表爱,也可以表示同情,还能表示遗憾或者悲伤,就看你在什么样的语境下使用。

那情绪的本质是什么呢?

情绪其实就是大脑对身体反应的解释

研究显示,大脑中60%~80%的能量都是用来做预测的,然后大脑会根据这些预测,向身体各个部分分配能量,维持你的生存。但其中很多预测我们是意识不到的,我们能意识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感受,也就是情绪。

拿脸红来说,你开车时,前面有个车乱开,你脸就红了,这时候,脸红就说明你生气了。所以情绪其实是由三种原料构成的,分别是身体能量、当下的情境,以及大脑基于过往经验所做的预测。

那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01、照顾好身体

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这样大脑在分配能量的时候,因为能量不足而产生负面感受的几率就会更低。饥饿、疲劳或者生病,也能让人有负面情绪,所以,身体好,情绪会更好,是有道理的。

02、通过改变环境来调整情绪

比如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出门散个步,都会有效果。

03、改变过往的经验

你可能有过这种体验,突然就觉得自己很差、大家都讨厌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叫做“情绪流感”(emotion flu)。

情绪就是大脑赋予你身体当下感受的解释。如果你把这种莫名其妙的消极感受,单纯地看作是一种生理上的问题去处理,就能更快速有效地消解负面情绪。

你可以把情绪流感当成真的感冒来看待,做一些会让你的感受变好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就改变了大脑处理这种状况的经验,以前是很难过地承受,现在是可以积极地处理、消解。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