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流状态 | 为什么你一玩游戏,就忘记

心理学:心流状态 | 为什么你一玩游戏,就忘记了时间?

在我们工作、学习、玩游戏、写作、跑步的时候,你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因为太过沉浸于手上的事情,而因此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当人处于心流状态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忘记时间的流逝,也能想出更多的新想法和新观点。

什么是“心流”呢?

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齐克森米哈里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性。

虽然,心流状态很难进入

不过,一旦进入就会很有价值

心理学家提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 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8.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那么

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呢?

这里有6个方法

1 、冥想

可以通过冥想进入,冥想被当作一种注意力训练,现今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另外,瑜伽、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心流状态。

2 、尝试更多的事情

在为喜欢的事情努力时、当内在动机存在时,人们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而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

3 、调整身体姿势来改变大脑认知

肢体语言的改变可以对人们的态度造成影响,也就是说,身体对思想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一旦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重建身体和大脑的联系。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变化姿势、调节呼吸、改变面部表情、增加灵活度和平衡度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意识状态。

4 、对“挑战”与“技能”的评估与调整

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充满挑战,而自己却技能不足时,应当及时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相反,当一件事情挑战不足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心流的状态。

5 、设立明确具体目标,主动寻找反馈

当目标越明确时,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就越有把握,也越能够专注地努力,而不会左顾右盼、犹豫拖延。而寻找反馈,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反复碰壁而消耗热情与精力。

6 、让情绪带领我们进入状态

做情绪的主人,主动带领自己进入更好的状态。很多人都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状况,任凭其自然发展。在状态不佳时,不妨用运动改善情绪,或者冥想15分钟,更快地进入状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能够让我们能更好地运用自我意识,训练大脑去发现自身的思想,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更多时候存在于人们的回溯之中。当你太过刻意地想要去寻找它时,可能不仅会破坏可能出现的心流,还会适得其反。心流就是这样一种,通过努力、实践、学习、练习就能掌握的“幸福”。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