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写给内向者的7条社交建议
1921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心理类型学》中提出了内向和外向,这是内向和外向首次进入人们视野。
内向和外向很难说哪个性格更好,哪个更糟,它的主要区别在于心理能量的指向:
内向者的能量来自于内心的想法、情感和观念。外在世界轻易就能让他们感到过度应激,甚至有一种信息过量的“窒息感”,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独处,来让自己回血。
而外向者的能量主要来自与外界的互动。他们需要更多地与人交谈、更多地参与活动,而长时间闲逛、沉思、甚至仅仅与一个人交谈,都会让他们感到缺乏刺激。
尽管内向和外向不过是性格的两端,但是,我们总是会觉得外向性格更好,一方面因为外向者看起来更活跃、更健谈、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上,外向者与内向者的比例是3:1,也就是说,人群中有75%都是外向者,所以,很多规则是由外向者制定的,这也让内向者显得更加格格不入。
如果你有以下一些特征,你大概是一名妥妥的内向者了。
喜欢一个人,或者和少数几个亲密的朋友一起放松休息认为只有深切的关系才能称为友谊在户外活动之后需要休息,即使是你喜欢的活动在交谈中以倾听为主,但是会围绕你认为重要的话题大量发言看起来冷静独立,喜欢观察在发言和行动之前通常会思考在人群中或压力下有过大脑一片空白的经历不喜欢被催促几乎每一个内向者都为自己不喜欢或者不善于社交苦恼过,并且,偷偷地想,如果我是一名外向者就好了。有调查数据显示:87%的人,希望自己变得更加外向。
作为一名内向者,你一定经历过:
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你默默躲在卧室里不肯出来;
参加聚会,端着酒杯,百无聊赖地躲在角落里,想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公司开方案讨论会,需要每个人上台,你无奈地想着“宁可辞职,也不想上台啊”。
美国心理学家马蒂·奥尔森·兰妮在作品《内向者优势》中,总结了七条适合内向者的社交策略,这些策略不会让你从内向者变为外向者,却可以让你在社交场合变得更加从容舒适些。
建议1:海葵策略海葵是一种附着在岩石上的生物,触须随着水流摇曳。当身旁出现食物时,触须就会把他们抓住。
海葵策略专门用来应对大型聚会。当外向者在聚会中碰杯、交谈、互相称赞,气氛一片热闹融洽时,内向者却觉得每多待一分钟都是煎熬。他不知道该跟谁说话、该怎样调整面部表情进入这个自己感到局促的环境。
这个时候,找个位置坐下来,像“海葵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岩石”,这要比在房间里傻站着或者晃来晃去舒服得多。当你找到了自己的“岩石”,你会发现,迟早会有人来,他们如你一般,也是内向者,在找一个可以喘息的角落。这个时候,你只要给他们一个友好的微笑,他们就会坐下来和你聊聊天。你们虽然都不太能够适应这种热闹的场合,却很乐于在这样一个角落,开展一场属于内向者的对话。
建议2:假装策略假装策略指的是你想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就假装自己是那样的,一直假装,直到某种品质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参加聚会的时候,你要假装自己是一名内向的自信的宾客。想象自己很镇定,回忆你某次与别人交往时镇定自若的感觉,采取“我要假装到成功为止”的态度。对陌生人微笑,提醒自己,我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想要分享。
与一个人目光接触,然后加入他所在的那堆人,听听他们在谈论什么,补充一点自己的观点,然后换另一群人。
对于这种状态,一开始,你可能非常不适应,甚至会有焦虑、紧张、甚至尴尬的时刻,但总体来讲,你会表现得“足够好”,你越是“假装自信”,便越会真的自信,直到某一刻,那个假装的自己已经成了真的自己。
建议3:道具策略道具策略,指的是带一些利于谈话的道具,然后,便可以从道具开始,展开一场很自然的谈话。
宠物几乎是最好的道具,如果聚会允许,带上你的宠物猫或者宠物狗,人们的目光自然会被你的宠物吸引,由此,你就轻易地融入社交环境了。
如果没有宠物,也可以特意准备一些容易吸引别人注意的道具,比如,一顶夸张的帽子,一枚别致的复古的胸针,一个有趣的手表。道具的选择,取决于你想吸引什么人。如果你想吸引有趣的人,就带一些乐趣十足的道具,如果你想吸引品味不俗的人,可以在着装上,打造一些精致的细节,有相同爱好的人,自然会被你吸引。
道具策略的好处是让人们把对你的关注,转移到你手中的道具上,缓解了你的紧张感,也更有利于开展一场自然而然的谈话。
建议4:表情友好在社交场合,与陌生人偶遇,总会让内向者感觉不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表情管理失控,眼神不知道该看向哪里,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不该笑。
关于眼神。内向者不太习惯与人四目相对,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技巧:当别人和你说话时,直视对方;当你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把目光移开,同时依然在“谈话”中,这样做,可以缓解你与人对视的压力。
关于微笑。内向者专注于自己的世界,通常不期待外在的回应,结果常常表现得表情严肃,不苟言笑,这会让想要与你接触的人退避三舍。
所以,要适当学习如何微笑,微笑不仅能拉近你与别人的距离,还能让你自己也心情愉悦。
有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微笑来提高自身的情绪——它会影响我们大脑中的“化学情绪提升器”。
建议5:事先准备聚会中的谈话,其实也可以事先准备。聚会前,关注一下最新的电影、最近的八卦,为谈话搜集一些素材,你还可以搜集一些最新的政治话题,并且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见解、观点和评论,准备得越充分,你在谈话中越会游刃有余。
研究表明,如果你想加入一个正在交谈的人群,最好的切入口是提一个与当前话题相关的问题,在加入这个群体后,不要转移话题,因为,这会让群体中的人感到威胁。
建议6:应急措施如果采用了以上多种策略,依然觉得紧张不安,这里,还有一些应急措施提供给你:
做几次深呼吸。
离开。找个新的地方,静静地观看人群,拒绝任何交谈。
到卫生间休息片刻。在额头上放一块湿毛巾,闭上眼睛休息几分钟。
提醒自己:“这不是我”。如果要解开心结,需要反复这样对自己说,告诉自己会好的。
请朋友或伴侣陪自己到外面走一会儿。
与主人告别,提前离开。
建议7:“土拨鼠”策略作为一个内向者,聚会之后,你估计已经开始复盘聚会的内容,然后开始想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哪句话没有说好,紧接着便一遍一遍地指责自己。
这里,建议你像“土拨鼠”一样,躲在一个温暖的洞里,把所有的指责通通挡在洞外,把注意力全面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看看书、追追剧、玩玩喜欢的乐高。
如果这些活动,不足以让你忘记那些尴尬的、不自在的瞬间,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的一位朋友告诉你,他在聚会上表现得不好,你会怎么安慰他,然后用同样的话语来安慰自己。
以上,是写给内向者的社交“秘籍”,你不必变得外向,但同样可以拥有享有社交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