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心理疾病”时代

最新进入“心理疾病”时代,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心灵的治疗,与身体治疗不同的是,这种治疗靠的不是打针、吃药,而是贴心的谈话和坦诚的沟通。人们称这种治疗为“心理危机干预”。

“从一定程度而言,心理的健康远比身体的健康重要得多。”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赵国秋说。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成立于2004年5月,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心理卫生机构。

2004年台风“云娜”在浙江成灾后,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心理医生紧急赶赴灾区,11天时间内夜以继日干预了400多位灾民。一个月后回访,接受过干预的人心理状态明显比没有接受过的好。一个被“云娜”夺走4磺兹说男』镒樱?诮邮芨稍ず螅?芸齑油纯嘀薪馔殉隼矗?⑼度氲皆趾笾亟üぷ髦小?nbsp;

重大灾害性事件、文化冲突和社会冲突等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人们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致使心理失去平衡,而又无法主要依靠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常态,便会出现心理危机。它主要表现为:思维不清⒁庵臼Э亍⑶楦形陕业取?nbsp;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

在自然灾害多发、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心理危机是十分现实的威胁。“中国人所面临的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疏导,短期的心理危机会演变成长期的精神疾病。”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师杨宏飞这样告诫道。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1993年就已预测:精神神经疾病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比例,将从上世纪90年代的14.2%上升到2020年的15.5%,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占到第一位。

事实上,中国人的心理危机治疗甚至早在10多年就已开始。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例心理危机干预发生在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火灾发生后,当时,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对伤亡者家属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干预。

2002年大连“5?7”空难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对一些遇难者家属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离开大连时,不少接受过心灵抚慰的遇难者家属心情开始回复平静,而许多拒绝接受心灵抚慰的家属仍然无法接受现实。

而现在,中国人的心理危机正在得到更大的重视。建立各种官方或民间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迅速介入并及时对受害者的心灵进行抚慰和干预,正在成为中国的医学专家和社会学者关注的话题。相关机构的建立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等也提上了地方政府部门和主管机构的议事日程。

“当你下山时腿累得发抖,这根拐杖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赵国秋把心理危机干预比作一根拐杖,“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新标志。”作为国内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心理卫生机构的负责人,赵国秋的话可以说明,中国社会对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