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是谁?
老罗有名,但还真没有名到谁都认识。所以还是介绍:罗永浩,人称老罗,1972年生,吉林人。高中辍学,曾经摆地摊、开羊肉串店、倒卖药材、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从事文学创作。2001~2006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教,因“老罗语录”的传播而声名远播。2006年6月离开新东方,8月创办“牛博网”。2008年,与朋友们共同创办了“老罗英语培训”( ),任校长。
打开老罗的博客,跳出“傻逼老愤青”5个字。所以去采访老罗前,我认为我的功课不是列提纲,而是要先学习说“傻逼”这个词——这对我是个困难,父亲从小就禁止我学说脏话,成人以后一句粗口不能说,只能在别人说的时候,暗暗痛快。
老罗这么命名自己博客,让我感受到特别大的痛快。在我看来,勇于自嘲的人都是活得明白的人,不把自己当棵葱的人往往是真正能炝锅提味的好葱。很快地,我就带着能够说几句粗口的自信,跑到中关村去采访老罗。
老罗是个好人,他给了我两个下午,加起来超过7个小时,我不知道是不是得益于我能够面不改色语调自然地说“傻逼”这个词。采访中,老罗说得特精彩,在我听来又诞生了一些新语录。原始录音整理完,统计字数,我一下子呆住了:我太牛逼了,10万多字!可是接下来我做的一个特不靠谱的事情是:我没把老罗写出来。
差不多一年过去了,那间做采访的咖啡馆都已经倒了,10万字还都只是原始素材。一个语录制造者说了那么长时间,我却不写出来,我太对不起老罗了,我甚至认为我有些不道德——老罗是一个不愿意接触媒体的人,他认为很多媒体问的问题很傻逼,起的标题很傻逼,把他拉出去摆拍装神秘装深邃或者是蹦蹦跳跳扮活泼,更傻逼。老罗其实并不知道我和派我来的媒体是不是也这样,他忍受着一个又一个采访,是因为当时“老罗英语培训”刚刚推出,需要他“出卖”个人影响力。
我不知道老罗如何骂我浪费了他的时间。这一年里特别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不愿意写老罗?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我害怕我写的老罗,被老罗骂傻逼。很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我为了避免失败,于是拖延完成作业,这样预期中的失败就不会来临……我现在决定把老罗写出来,出于解除自己的内疚和羞愧。当然,更高尚点儿的目的是:老罗的世界观很有分享价值,独乐乐和独吞,谁都对不起。
“得了吧!我讲的都是老生常谈”
其实流传到网络上的那些语录,大概有1/10不是我说的,比如说,日本女人爱拍片,日本男人爱看片,这就不是我讲的,记我头上了。
其实,能成为所谓语录的话,它的特征就是不给你逻辑,直接给你结果。不管希特勒还是甘地,那些做领袖的人物都知道:影响公众最好的方式就是断言和重复,你就语气不容置疑,就直接给结论,如果你的气势足够让他折服,就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我讲的那些东西,其实仅仅是教学技巧,渗透了自己一点儿价值观在里面,它们能被传成语录,就是断言式的。传开了以后,不学无术的孩子们觉得我很有思想,这是我一直很头疼的。其实都是常识,只是这帮小孩,什么都不知道,又不读书,现在又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和动漫什么的,都不看文字了,我随便讲点什么,他们就跟土鳖似的,听得津津有味,整个社会都认为我很有思想。得了吧!我讲的都是老生常谈,就这样还被当成知识分子,只能说明中国人不读书到什么程度。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我这条最著名的语录,你非要理性分析的话,这句话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我就是随口讲的,也是我过去倾向于选择的一种生活态度:你被误解的时候,你为什么要花那些精力去跟那些笨蛋解释呢?不用解释,随他误会去吧,你甚至能获得一些变态的满足感——我这样讲,可能学生觉得挺有气势的。可是说穿了,一句有气势的话算什么?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游戏,你要想说有气势的话,一晚上可以憋10句!
这话,让我后来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之前也已经隐约觉得,它被流氓拿去,他就能把流氓耍得比较好看。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郭敬明老师的剽窃案,我后来作为这句话的始作俑者,还写了帖子,我说,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可是剽窃的人生怎么能不解释呢?还有一个,就是我一个人不用面对公众的时候,想实行这个原则是很容易的;但是后来,你是一个半公众的人物了,不解释的结果就可能变成了:你看他都不敢承认,都不敢辩解像现在我做学校,如果出了什么事,其实又没这回事,你解释一下就清楚了,结果你说,我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对投资人、合伙人、员工公平吗?这就比过去复杂了——我就等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里面了,以后你什么都说不了了,这个,我觉得挺好玩的。
“我最稀罕的就是那种默默地有钱”
大家都讲名利,但我喜欢利,不喜欢名。以前保罗·胡塞尔讲社会阶层的时候,说有一个所谓的看不见的阶层,就是他们很有钱,比你见过的大明星大富豪都有钱,家里有钱都快疯了,像精神病一样有钱,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认为的最理想的人生状态。有一个说法叫“很响亮地有钱”,就是大家都知道你有钱,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我最稀罕的就是那种默默地有钱。
我经常跟朋友讲,你看人生有4种情况:一种又有钱又有名,一种只有钱没有名,一种只有名没有钱,还有一种既没有钱又没有名——这4种情况里,我觉得最傻的就是只有名没有钱。
一个人没有钱没有名,不是正常状态吗,又有钱又有名那是明星,有人羡慕我不羡慕,我最羡慕又有钱又没名,结果我不知道哪儿做错了,落到了4种情况里最惨的有名没钱。
名气带来的,大部分都是让我不安的,比如说我接触了很多很牛的人,结果发现他没我名气大,我就会很不安。还有,老提什么我高中没毕业,觉得我很牛;我说,这是因为我做的事不够大,像崔健,是中国摇滚教父这个级别的,就没有人提他是朝鲜族歌手崔健。我认为这是因为我没做成什么了不得的事,就出了名——当然我这个名,也不是谁都知道。比如在社交场合,有的人充满热情地给别人介绍我,他介绍的时候,表情期待的是对方有一个很惊讶的反应:啊?他就是老罗啊!结果对方听了说:不知道!他们又很笨拙地补一句:你回去上网查查!要到了上网查才知道你是谁的话,那就不叫名人了。
“学校没给我任何东西”
我迄今为止做过的最好决定是娶了现在的老婆。当然了,我高二那个退学的决定也做得很好。你想,你没有考上大学和你高二自己退了学,哪个更适合吹牛逼?你主动退学了,出来以后可以表示你对教育制度的不屑。可是你傻了吧叽地熬夜,然后没考上大学,你还好意思说这个教育体制不好吗?
我觉得学校没教给我任何东西。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感到很恶心,我这辈子见过的几乎所有老师都是白痴老师,我只遇到过两个好的,初中一个,高中一个。
高中的那个,上海来的一个女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她也留那种学校课本里规定的弱智题目,比如《漫步在金色的校园里》,她甚至要我们下去在校园转一转。我真下去转了,那天没有风,五星红旗难得不飘扬一次,所以我在作文里写了“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这个老师就很喜欢。还有就是当时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从头到尾写的都是讽刺,她还是特别欣赏,当范文在全班读,全班听了也特别开心。
我觉得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能够碰到这样的老师,还算是很幸运的。你知道写那种弱智的命题作文很压抑的,孩子们只要不傻,课下也都会嘲笑这些要求。可是碰到一个聪明老师,把不一样的作文拿出来念一念,然后夸一通,又告诉大家考试不能这样写,这不就等于各方面都解决了吗?另外一个初中的老师,是一老太太,有点严肃,但是思想很开放,她也是上海来的,所以我对上海印象很好。
就这两个。其他老师,就很操蛋很白痴了。像我上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有回她坚持一个其实错了的作文格式,还说自己20年一直这么用,我小声嘀咕一句“说明你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嘛!”被同桌女同学告状,她就派她的大高个儿子暴打我一顿,这个班主任姓方,方什么,记不清了。这是最糟糕的老师,其他的,就是优秀白痴、一般白痴了,像我们政治老师,那个傻子,讲谎话都能讲出激情来……
“其实我的成长是自我成长”
可以说,我是自己成长的。退学以后,我做过很多事,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就是闯荡江湖。父母没什么影响,他们的教育是特别糟糕的,就是简单粗暴,他们当然关心我,但是不关心感受,那个时代的家长不都那样嘛,他们相信这是对你好的,就要贯彻,你怎么想并不重要。我只能庆幸运气好,在他们那么糟糕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模式下,我成长得还算心理很健康。
成长中的资源,一是经历。我长大后看小说,讲残酷的青春,好像我经历的这些事,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心理和世界观。比如说,小时候被老师修理过刺激过,在某些方面就能变成一个虚无主义的人。或者很多孩子长大后谈恋爱,特别喜欢一个女的,那个女的玩弄他感情什么的,他可能从此以后就变成一个虚无主义的人。
其实,我这样的刺激没少受。但对我来说没什么大的影响。包括青春期谈恋爱,也不是青春期,再大一点,20多岁吧,那女孩子在桑拿浴卖淫的,我们俩谈了一个夏天的恋爱,谈得挺好的,我投入感情很深,最后才知道她是桑拿浴卖淫的,给我造成很大刺激。但我仔细回想起来,这些给我带来很大刺激的、死去活来的痛苦,最后都没让我变成虚无主义的人。
再就是书本了。你想你在一个小城镇长大,又是那个时代,除了书还有什么帮助你成长呢?前期都是小说,后来就看一些杂文啊,最早接触的就是柏杨、李敖这些,后来又看了什么胡适,鲁迅是打小看的。再后来就看一些翻译的自由主义的书,二十七八以后,我就只看社科类的——我写小说不行,做学问也不行,但是我觉得我在文理方面的思维是不瘸腿的。
我接触的大部分人,可能他是一个优秀文学青年,但是理性方面一塌糊涂,他能很认真地试图说服你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狐仙,这个我就替他很为难。还有一种理科生,完全没有情商,他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像我这样思维不瘸腿的人,就很适合办牛博网——这是我这辈子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它主要影响力都在媒体、知识精英和大学生这几个群体,从开创到今天,我们的人气一直往上走,并且娱乐性、文学性、社会价值,还有时评、政治关注、社会责任什么的,我们什么都不缺。虽然目前没有挣钱,但是我觉得它做得很好,我也坚信牛博是能赚钱的,只是需要时间。
“我也不是一定非要说什么傻逼”
我印象里,对我的争议,一是说我没有独到的东西——这我同意,我不是一直都讲,我讲的是常识嘛,常识不叫思想。再有就是脏话——讲脏话,对我来讲是很自然的事。那些被人踹了两脚也不说脏话的人,我觉得他们是病人。
老罗部分语录
■ 小孩打架是拼发育。
■ 被制式教育洗坏了脑子的孩子究竟有没有可能被改造回来?
■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中国教育的两大悲哀:1、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变态的中年妇女当教导主任;2、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好色的男体育老师一上课就让男生玩球,自己领女生做游戏。
■ 充电完了如果很自信,应该尽快让老板知道自己有电,但是要注意方法。
■ 在这个世界上,坏人好像总是更勤奋一些。
■ 为什么书名叫《我的奋斗》?因为我的奋斗是一句非常美好的话,但是被一个曾经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坏蛋用过,这句话就被全世界冷落了,这让我非常不安,所以我要用我的书,把这句话抢救过来。
《我的奋斗》
编著:罗永浩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04
定价: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