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

最新催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由胼胝体连接,使得信息在左右脑之间自由流动,左脑主要负责处理有言语的思维、线性的顺序关系、逻辑推理关系及时间关系等,而右脑处理的信息包括身体形象、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强调视觉和空间数据,任何活动如果能使左右脑功能同时活跃,将导致脑力的提高,催眠则具有这样的功能。

已有的研究表明,催眠所产生的特殊的意识状态既不同于清醒状态,也不同于睡眠状态,Maquet等脑成像研究表明催眠状态比清醒状态有更加广泛的脑激活,其激活的部位主要在大脑皮质。艾瑞克森认为:催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催眠师的言语诱导使来访者产生视觉图像的结果。在对述情障碍病人的催眠治疗中,实验者发现通过记忆或想象对患者所起的作用主要在认知的重构上,这样的治疗方法与需要言语思维的常规心理治疗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效果。因而可以推测在催眠过程中,求助者能够调动另外一种与言语系统平行的心理意象系统,此系统有三种功能:

1、记忆功能:能够使感知觉的表征保持长时记忆;2、加工功能:尤其涉及对世界和个人目标的内部表征;3、创造功能:主要表现在将不同的意象单元安排在一起来表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表征。

尽管催眠过程中各种现象产生的机制以及催眠效果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被揭示,但实践证明,在催眠过程中个体的不同脑区的激活以及催眠状态下信息加工模式均有别于意识清醒状态下的加工模式,因而可以推测,催眠状态下的干预效果亦有别于意识清醒状态下的干预效果。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