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资本

最新什么是心理资本,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于20世纪90年代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他认为心理学应当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探索与研究。不久,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便被引入到了组织行为学的研宄领域,进而衍生出了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心理资本一词最早出现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里,其中,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个体生产率的个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反映的是个体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0Seligman指出心理资本就是指那些可以使个体发生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指的是能够使个体发生积极组织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W。第二年,Luthans等人首次给出了心理资本的明确概念:心理资本是指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能力,这种概念已经超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概念的范畴此外,Luthans等人具体地从四个方面来阐释心理资本的概念:(1)以积极心理范例为基础;(2)由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准则的心理状态组成;(3)超出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范畴,心理资本更加重视个体是谁;(4)个体可以釆取对心理资本的投入与开发来提升竞争优势和改善工作绩效。

2007年,Luthans等人重新给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指出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它包含有四个维度:(1)个体具有表现和付出努力并成功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2)个体能够对当前和未来的成功与失败作积极的归因(乐观);(3)个体能够坚持目标,同时为了获得成功,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其他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希望);(4)当个体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来并快速恢复及选择迂回途径来达到成功。

我国学者柯江林于2009年构建了本土化的心理资本模型一一二阶双因素模型,这种模型包括事物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两种,每种心理资本各包含了四种核心要素肖雯与李林英在2010年通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定义为:心理资本是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大学时代)的自身所有积极能力的总和。他们认为,大学生心理资本需要符合下列条件:(1)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这些积极力量可以使大学生更易获得成功。(2)类状态心理要素,个体的心理要素可以分为四类:完全特质、类特质、类状态和完全状态。大学生心理资本则是一种类状态的心理要素。(3)可测量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当是可以被测量的。(4)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成就和自我肯定,大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之前的转折期,怎么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并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乃至将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研究还指出,大学生心理资本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感恩、兴趣、自我效能、乐观和初性。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五维度分类与Luthans的四维度分类的区别在于它去掉了希望这一维度,而增加了感恩和兴趣两个维度。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