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冲突管理的重要意义

最新催眠冲突管理的重要意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催眠的应用突破了临床心理学范围,催眠冲突管理的意义,也突破了临床心理学的范畴。它不仅能够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甚至对于认知科学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一如上文所述,临床中的催眠冲突相当于精神分析及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精神分析成功的关键,是对阻抗工作,最终克服阻抗,让来访者获得洞察并修通;同样地在临床催眠中,要取得临床疗效,就必须管理好催眠冲突。

一方面管理好催眠冲突,有利于诱导来访者进入深度合适的催眠,从而提高催眠疗效。传统的权威式催眠要求在深度催眠下给予催眠暗示,以达到干预与治疗的效果。也就是说,临床疗效的取得,是以一定深度的“恍惚状态(trance)”为前提。要提高疗效,必须管理好催眠冲突。尽管艾里克森学派与艾尔曼学派不再强调必须进入“恍惚”状态,但是他们仍然强调:催眠要让来访者“由优势的大脑半球转换到右脑”,从而让来访者卷入到活跃的音像中,克服其现实检验,从而增强对刺激的反应性。由现实的语言、逻辑过程转为音像过程实际上就是催眠冲突管理的过程。管理好催眠冲突,来访者对来自于咨询师的信息反应性增高,则临床疗效也提高了。

另一方面,催眠植根于人性、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成功的催眠冲突管理有助于咨询师对人性的认知与理解,促进其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咨询师的业务水平,保证了临床疗效提高。

第三,催眠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及认知疗法关系密切,一些催眠冲突(比如不愿意接受催眠、催眠过程中的热音像(hotimagine)等)实际即是阻抗的直接表现,对这些冲突的直接分析,可以获取很多重要的信息,甚至可以直接促进来访者的修通过程。因此,协同应用催眠,将显著地提高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干预或者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效果,长期疗效方面尤其如此。

2、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

从艾里克森时代起,催眠即突破了传统的框架,它不再需要来访者,或者说施加影响的对象进入“恍惚”的催眠状态,而逐渐发展成为对他人施加影响,即让来访者反应性提高的技术。因此,除了临床应用之外,催眠在商务活动中,包括推销、广告、演讲甚至商业调查中均有广泛应用。催眠在商务中应用的分支,已经系统化为NLP(神经语言学),具体的技术实际上还是催眠冲突管理技术。

3、有利于认知科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大量有关催眠的实验研究,其中部分涉及催眠冲突。oakley将催眠冲突研究可以归结为两大类(oakley2006):一类探讨催眠的本质;另一大类则以催眠冲突作为工具,以研究有关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社会心理、临床心理学的现象,涉及的对象包括记忆、情绪、心理动力学的机制等等,所应用的指标由包括脑电生理指标(如EEG、ERP)、大脑影像学指标(MRI、ECT)、生物化学指标(神经递质、免疫学指标等)及普通的心理学量表等。管理好催眠冲突,将更有利于提高实验研究质量,有利于认知科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