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分裂理论

最新催眠的分裂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经验分裂理论倡导者 Bowers(1992)提出,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做出某种动作之后,产生这种动作的意识根源应当被意识到,但是在催眠条件下,被催眠者没有意识到有关行为的自我介入方面的重要信息,这是因为催眠状态下的经验与通常状态下的经验分裂了。该观点称为经验分裂理论。控制分裂理论认为催眠不仅会改变行为的基本控制的自我觉知,而且还会改变行为的基本控制。在催眠中,催眠感受性高的人的行为的低级控制与高级执行控制之间会变得非常独立,从而行为的低级控制未被高级执行控制所支配,使得催眠师的暗示可以直接激活催眠反应,因而被催眠者相当直接和自动地作出某种动作。其脑机制是左背外侧前额皮质与前部扣带皮质之间功能的分裂(Woody &Bowers,1994)。这就是控制分裂理论。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