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与催眠冲突

最新人格特质与催眠冲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那些思维弹性佳,有着良好的创造性的人,可能更容易接受催眠,产生较少的催眠冲突。大卫.T.罗利系统综述了人格特质与催眠感受性的关系:高催眠感受性者较少发生催眠冲突。

但显然人格特质与催眠感受性的关系也并不简单,梅尔加德相本特勒报告,催眠易感性与外向性格的相关系数:r=0.20,而吉本森和科伦以及吉本森和科伦则认为稳定型外向性格和神经症内向性格与催眠易感性的相关性较好,而稳定型内向性烙和神经症外向性格与催眠易感性的相关性较差;瓦格斯塔夫总结前人的研究资料发现,易受影响或顺从的性格与催眠易感性之间存在一些正性相关性。但巴伯推断说,性格与易感性并不相关。而Sheehan则将“需要特征”列为影响催眠冲突的一个主要的人格特质。所谓需要特征指的是来访者/被试揣测来访者的意图并相应地改变自己行为的特征。需要特征强烈者催眠感受性高,相应地发生冲突的机率较小。

另外,研究显示,催眠与幻想(fantasy)倾向及意像能力存在明显的相关,易于幻想、想象力丰富者催眠感受性强,发生催眠冲突相应较少。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