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设‘是’情境”促进催眠效果

最新利用“设‘是’情境”促进催眠效果,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艾里克森提出两种“是”情景:一种“是”表示肯定,通过简单的暗示为来访者提供积极肯定的支持,通常是采用空间转换法,改变来访者物理空间位置,会产生一定的象征性作用,从而帮助来访者改变其心理定位。比如,面对一个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开始面谈的来访者,虚拟一把“距离墙、书架、咨询师等距的椅子”,来访者坐在那儿将可以清楚地讲述他的过去,他的困惑。结果那个并不存在的椅子真的减轻了来访者的焦虑,为下面的面谈打开了局面。另一个“设‘是”,情境,是通过给来访者设定一定的情境,造成其思维惯性,以削弱其现实检验,促进催眠。

而对于后者,则是催眠师提出一系列的闭合式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是一致的“是”或者“否”,从而在来访者的下意识层面形成一个“是”或“否”条件,随后催眠师悄悄转换条件,将预定的指导语呈现给来访者,让来访者不觉察的情况下接受催眠师的指导。试试下面的小游戏:(当然进行的速度越快越有意思。)

问:有比0更小的自然数吗?(没有。)

问:有比1分更小的硬币吗?(没有。)

问:有比100元更大的纸币吗?(没有。)

问: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吗?(没有)

问:有比你更大的傻瓜吗?(……)。

当然,这只是一个冷幽默。不过,真实的催眠实践中,催眠师常常会利用这一技术,诱导来访者接受看起来难以接受的事物或认知,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