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催眠中如何处理阻抗,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在许多的时候,催眠过程本身就是让当事人体验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催眠师通过自己的语调、语速、语气等诱导当事人更加注意内在的感受。有时通过适当的停顿,可以促进当事人内在的微妙的调整。
艾里克森的一些经典的案例,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位病人来到艾里克森的诊所。这是一个皮肤晒伤的病人。曾经多次在医院的皮肤科就诊过。然而病人的晒伤仍不见好转。皮肤科的医师建议他到艾里克森处就医。艾里克森对他进行一次催眠后,病人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晒伤也就很快地好转了。看看艾里克森是如何给这个病人治疗的:
我想起一位特殊的神经症病人,因为曝硒,臂膀、颈项、颜面出现严重的斑疹,她整夜地搔抓这些斑疹,结果臂膀、颈项、颜面惨不忍睹。她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皮肤病专家告诉她,这纯粹是她自己执拗行为的后果。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她预期我也会这样跟她说:这完全是她执拗的结果。我告诉她,我没有必要这么做,她已经告诉我了。我会郑重地考虑她的每一句话,但是我仍然会坚持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因此,我接受她对我说的话,但与此同时,我又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意见。我依然相信自己的看法,她则相信自己的信念。
我对她的建议也很简单:她应当享受阳光,只要她愿意,她想晒多长时间就晒多少时间。我告诉她,回家后(病人尚在中等深度的催眠中)躺下休息1-2小时,让她的潜意识仔细地回味那意味着什么。她说,没有必须这么做,因为她的意识明白我告诉她的一切。她回到家,躺下休息1-2小时后,真的爬起来,直接走到花园,与以往不同的是,她戴上一顶很大的宽沿帽,穿上长袖衫……以往,别人都会明白地告诉她,应当避免日晒,远离阳光;而我,却完全相反,我让她享受阳光。……享受意味着什么呢?……享受应当包含暴硒之后的享受、睡觉时的享受、第二天的享受……我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她去享受阳光,而不留给她任何对抗之词。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