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波特的人格论

最新阿尔波特的人格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阿尔波特(1897~1967年)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他有句名言:"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他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那些决定个人对其环境独特顺应方式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结构",他强调了人格的个别特点,创立了人格特质论。

这种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以特质迎接外部世界,用特质来组织经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系统,由此而引发人的思想和行为。阿尔波特把特质分为两种,一种为个人特质,是在某个具体人身上的特质;另一种为共同特质,是群体都具有的特质。阿尔波特的特质是指能够代表人生"生活综?quot;的测验单元,可分为三种类型,并且认为三者在人身上是重叠交叉的。第一种特质是枢纽特质,是一个人的一切行动都受其影响的特质,它渗透于这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第二种是核心特质,是一个人具有一般意义的倾向,其渗透性差一些,但也有相当的概括性,是人格结构中的主要构成因素;第三种是次要特质,是不受人注目的一致性和一般性都较少的那些人格特质,其渗透性极小,与习惯和态度有关,情境性、突发性较强。

阿尔波特反对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认为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力组织。他借用了古希腊的一句名言,"没有已成的,一切都在变成中",说明了他对人格不确定性的解释。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