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

最新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心理资本的要素研究还存在较大差异,可能由于研究者的视角、研究对象及研究取样等因素所引起的。但是,还是能够从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得出共同的因素,例如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回复力。本文选用Luthans的观点,认为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分别为:

第一,自我效能感(或自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执行特定任务时,对于自己能够激发动机、认知资源、采取行动最终获得成功的能力有着强烈的信心”。另外,许多研究也证明,自我效能感会显著影响工作相关的绩效。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自我效能感只是针对特定任务定义的,因此它非常不稳定。

第二,希望指“一种基于代理(目标导向的活力)和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在职场生涯中,企业需要充满希望的员工,充满希望的员工会促使自身向更大的目标迈进,而没有希望的人,是不可能指望他对企业组织带来什么贡献的,也不可能为企业组织带来什么价值。

第三,乐观是指个体把好的事件归因于内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而把坏的事件归因于外部、暂时和特定情景中的原因的积极解释风格,乐观反映了心理资本中关于积极的看待任务结果和归因事件的一面。这个定义是通过人们对好的事件和坏的事件的解释风格的两个关键维度一持久性和普遍深入性来界定的。

第四,回复力是指为:“以在重大危险或困难情境中能积极适应为特征的一类现象”。回复力的定义在应用于工作场所时有一些扩展,它不仅包含从困境、不确定性情境、冲突、失败中恢复过来的能力,还包括从非常积极、挑战性事件(例如,出色的销售业绩)恢复过来的能力及坚定的意志力。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