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朋辈心理辅导的起源与发展

最新国外朋辈心理辅导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国外朋辈心理辅导基本是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其作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涉及领域之广、层次之多元让其他国家望其项背。最主要因素可能是美国人的“实用主义情结”使心理学工作者非常重视学校和社区的心理服务工作。

综合来看国外朋辈心理辅导的起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源是在 20 世纪 20年代至 50 年代。这个阶段中主要是有关社会福利的立法。心理卫生半专业人员在美国的 20 世纪 20 年代兴起,由于«社会安全法案»、«儿童安全法案条款»等的立法,美国福利机构就征募了一些失业人员、可能休学的学生和社会青年,通过短暂的培训后,让他们担任社会福利领域的半专业协助者。这样朋辈心理辅导这种全新的心理工作模式慢慢兴起。第二阶段是在 20 世纪 60 至 80 年代,主要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的推动。由于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学校和家庭遭受到校园骚乱、种族暴乱的社会危机。青少年教育任务日益繁重,但又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社会公众对此很不满意。因此半专业助人者再一次引起了教育专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后来在 1965 年卡库出版了训练“门外汉”成为半专业者的著作,指出半专业者其功能不亚于专业人员。威兰德在 1969 年发表了首篇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论文。朋辈心理辅导开始被大众所熟悉和认同是在 70年代初期,起因于心理专家 Varenhorst 和 Hamburg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起朋辈辅导运动。朋辈心理辅导的第三阶段是从 20 世纪末至今,1984 年美国成立了全美朋辈教育联合会,它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参与的对象大多数是全美的中小学和大学,大家共同探讨朋辈心理咨询的发展问题,并制定朋辈心理咨询实施的统一标准。直到 20 世纪末,美国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才日益成熟。在这一段时间中,朋辈心理辅导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在学校心理辅导方面效果突出。接受咨询的学生和朋辈心理咨询员通过朋辈心理辅导都获得很大成长。因此这种朋辈心理辅导模式逐渐在美国各大高校盛行和推崇。

(2)国外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其开始是在美国首先倡导出来的,随着其实用性越来越强,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慢慢对其研究也日渐丰富。最初是从其内涵开始研究的,我们知道“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意思,也就是说年龄相近、生活环境相同以及生活经历也相似的人,一般他们都会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对于事物的看法很是相似。这样对于两人感情与关系的建立就比较容易,良好的咨询关系能够很轻松的建立起来。截止现在,研究者们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基本达成了一致:朋辈心理辅导即是朋辈心理辅导员给予同伴提供心理援助的活动。

其次就是对朋辈心理辅导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进行研究。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主要是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即罗杰斯的心理理论。其主要是强调要创立良好的咨询氛围以及相信来访者自身具备潜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最后就是探讨朋辈心理咨询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特殊价值的研究等。根据有关文献研究,美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主要有朋辈心理调节、互助以及心理咨询伴读等几种形式。同时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中不能和专业性的辅导相提并论,但是现在它也在高校的教学和专业性的辅导上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且是一种很有成本效益的教育策略之一,同时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发展。

尽管朋辈心理辅导是在专业心理辅导不足的情况下诞生的,但是这个无奈的选择却无意中挖掘了另一条康庄大道,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机构善用学生资源的有效载体,随着朋辈心理辅导各个方面的研究和运用,被伯纳德称为“干预的天然磁石”的朋辈心理辅导将会在教育学界乃至全社会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心理学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