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疫情后,我们的内心怎么了?

爆发疫情后,我们的内心怎么了?

疫情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此刻一部分人可能正在经历着心理危机:担心、害怕、恐慌、难过、无助、委屈、内疚、愤怒等消极的情绪。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患者、疑似隔离群众、疫区民众,也包括社会大众。

人们面对危机事件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这种危机反应一般会维持6-8周。

那么,人们陷入心理危机是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心理反应到问题解决大致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冲击阶段、安定阶段和改变阶段。

1、危机心理反应阶段:冲击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强烈的情绪反应阶段,一般发生在危机事件出现后不久或当时。如果刺激过大,就会使人感到震惊、眩晕、不知所措,也可称为类休克状态。

如听到冠状新型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人数和死亡人数每天在增加、武汉封城等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惊慌、害怕和震惊。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与镇定。

2、危机心理反应阶段:安定阶段

第二阶段也称逐渐接受现实阶段,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而后采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或争取亲人、朋友的支持。

如随着党中央和政府一系列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出台,疫情得到控制,治愈率增加,各种媒体更加透明,人们的恐慌心理会逐渐减低。

3、危机心理反应阶段:改变阶段

第三阶段为也称寻求改变阶段,求助者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产生压力的危机,并努力设法处理它。可能采取逃避行为而远离产生压力的原因,如依赖药物、酗酒等;或者提高自己的应付技能,改变策略和行为,直接面对危机、解决困扰,如求助。比如,SARS流行期间,有的人躲在家里不出门、不敢见人,而有的人则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后照常工作等。

总结来说:

人人都有可能会面临心理危机的现象,在多数情况下,心理危机可以在几周内平静下来顺利解决。但是有时会逐步加重而导致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的问题,甚至会使人产生自我伤害的想法。为解决严重的心理危机,需要寻求身边人的支持以及专业人员的帮助。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