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动力,我要怎么办?
本文选取了《心灵之约——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中有关负面情绪的直播回答,包括如何应对抑郁、如何应对迷茫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01 -
Q:
感觉我现在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鸡血都被打完了,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动力,我担心我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了,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
A:
这个时候其实可以休息。
有高山,就有低谷,人是有节律的。
你得要储存了能量之后,才能上路。
可能这时我们的能量已经用完了,现在的状态就是一个休息的状态。
这个时候你反而会有一个反思的空间。
有时候我感觉打了鸡血,然后感觉很疲惫,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感觉打鸡血了,它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顺其自然的时候,我们会很担心自己不会有变化。
有时我们努力地去打破它,想着要不要去顺其自然,但实际上自然就会变的。
就好像我知道我努力工作,认真地投入其中,我终究都会有改善或者会有经验的积累。
但是我不去过多纠结于这件事情,把所有的专注力放在我该做的事情上面。
而不是作为一个观察者来看自己是不是表现得不够好,是不是改变、进步得太慢了。
- 02 -
Q:
我最近压力很大,心情也不好,感觉自己抑郁了,不知道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善这种情况,感觉很被动、很消极,我该怎么办?
A:
面对焦虑、紧张或是抑郁时,比较普遍的通用方法是尽可能找到自己想要做的、感兴趣的,让自己喜欢的、愉悦的、放松的事情。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而不是非常被动、非常消极地去面对可能要发生的事情。
比如,想着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想想这件事情要来了,我就整个人就很不好、很乱。
我们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去发掘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这样或许会好一些。
具体要做什么事情,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
从宏观的层面来讲,我们应该要有准备,去留意一些生活中让自己感觉到幸福的、有控制感的事情,以及让自己感觉到更有希望的事情。
这些希望感可以帮我们去应对日常以及长期心理上的压力或者是压力事件。
- 03 -
Q:
我看待问题总是习惯从悲观和负面的角度来看,总是消极地看待问题,容易陷入抑郁当中,请问如何改变呢?
A:
悲观和负面的角度本身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虑本身是可以给我们保护的。
首先你要去听到这个问题,它其实在说,我不是太接纳我自己这个状态,好像自己总是容易陷入抑郁。
要看到这种状态它本身具有功能性,它给了你很多帮助。
可能曾经因为你有一些看待事情很消极的状态,所以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准备得更加齐全,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准备,而让你更有可能获得一些东西。
如果这种状态被固化了,或者说这种状态背后是对自己的一种厌恶和讨厌,你总是觉得自己是很糟糕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归根结底,改变的过程是一个爱自己的过程。这个话题是非常大的,爱自己的基本态度就是接纳自己的任何的状态。
它是一种自我接纳的状态。
它不是说,我做得很糟糕,我依旧表扬我自己,而是我接纳我自己所有的状态,而且相信我已经做了不少,我也可以做得更多。
即使我很抑郁,我也接受自己这种状态,并且相信这种状态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不用太担心这一点。
接受现在的状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固定的,相信一切东西都是可变的,是可以变得更好的。
- 04 -
Q: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过得很痛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该怎么办?
A:
首先,精确地找到这个痛苦的根源。
就像我们身体上会觉得浑身都不舒服,浑身不舒服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我们在处理身体的难受的时候会去医院,医生就会根据你表现出来的特征让你去做相关的检查,弄清楚到底是哪个地方导致你感觉到浑身都不舒服了。
把导致痛苦的根源控制住,就能很好地解决浑身不舒服的问题。
静下心来去想一想,不可能身边的所有事情都导致你觉得非常得痛苦。
可能有某一个事件是你内心当中特别在意的,所以引起了你这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
其实我们把这种痛苦叫做有价值的痛苦,要学会和我们的痛苦在一起,看一看它到底传递出来了哪一种信息。
它传递出来的信息,说不定是你生命当中转变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 05-
Q:
我一想到一些现实的情况就会感觉比较难受,只有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完全不去想这件事情,心里才会好受一点,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这个情况?
A:
通过问题的描述,我不知道你正在经历什么样的事情,也不知道你难受的程度是多少。
其实,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是危机生存里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活下来。
你说转移注意力后,感觉有好转,我觉得你是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的。
我不清楚你为什么说觉得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问题,或者觉得转移注意力不是很好的方法。
听起来,转移注意力是可行的。
并且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境下是非常有智慧的一种方法。
- 06 -
Q:
对负面情绪和现实的条件,我当下可能接受了,但是后面回想起来,又不能接受了,这时该怎么办呢?
A:
这样的接受并不是全然的接受,真正的、全然的接受可以很好地接纳这样的一种状态。
常见的情况是,当下接受了之后,之后又不接受。
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不一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在经历另外的事情或者类似的事情时就不能接受了。
我们在这样的情况的时候,要去利用接受的方法:观察呼吸;浅笑;
接受现实意识,专注在目前所做的事情上;
全然接受,从根本上、完全地接受。
这个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遇到情况来反复运用的。你有这样的体验,那也是能理解的。
我们要反复地去练习接受。
在练习的过程中,其实是有一些技巧的,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可能会有更好的感受。
- 07 -
Q:
对于管理难受,有没有一些书籍或者一些平时可以用到的小技巧可以分享?
A:
可以去看一看吴淡如写的一系列书籍。我比较喜欢看她的书籍,因为文字很简单,也很容易懂。
她的丛书里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难受、处理人际关系,基本上涵盖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
还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难受的通道、放松的通道。
对我个人来说,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可能比较习惯于以问题导向的方式来应对难受。
如果有一些不能够用这种方式应对,累积下来一些负性情绪的话,我喜欢去做运动,或者去做按摩来放松自己,也许这种方式也会比较适合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