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直面问题总是胜过回避问题

最新直面问题总是胜过回避问题,心理保健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每当遭遇这些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唉声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从此将这次惨痛的经历压抑、深埋心底,从此不愿意再碰触?还是积极应对,纵使一波三折也决不退缩?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是不是真的直面胜于回避呢?这一似乎常识性的问题,心理学家用精密的实验进行了探讨。

美国心理学家Scott G.Engel 等人在2006年《进食行为》第七期上发表了一篇《是否回避加强了紊乱的进食态度》的文章。该实验召集了73名心理学的女学生,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这两组学生进行训练,以期使一组学生注意朝向进食相关的词汇,而另一组被试注意回避进食相关的词汇。

训练方法是,将9个与进食相关的词汇和9个与进食不相关的词汇两两配对,形成9个词对。9个词对在电脑屏幕中心反复出现,每次只出现1个词对,消失后随机在其中一个词语的位置出现字母,要求学生判断是字母p还是q。当字母90%的概率出现在进食相关词汇的位置(不管是左还是右),学生就内隐地习得了注意朝向进食相关的词汇。相反,当字母90%的概率出现在进食不相关词汇的位置,学生就内隐地习得了注意朝向进食不相关的词汇,即回避注意相关的词汇。

训练结束后,向这两组学生发放问卷,考察她们紊乱的进食态度。结果显示,回避进食相关词汇的学生报告了更多紊乱的进食态度,即越是回避,越是产生消极的后果。反之,直面进食相关词汇的学生,进食态度相对健康。

本实验研究进食相关的态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证。有些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的受害者,无法忍受亲友死亡和财产消失的剧痛,试图遗忘灾难发生时的情景,并选择压抑自己的恐惧和焦虑,而不去处理,结果往往是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悸、出汗、焦虑、恐惧甚至出现抑郁、幻觉、妄想等一些严重的精神症状。从小失去父亲的孩子,拒绝承认父亲的离去,结果自己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艰难过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心理治疗的一个角度就是要使其有控制地逐步接受这个现实,接纳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有勇气去直面。

直面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生活态度,直面是解决人生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直面总胜于回避。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保健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保健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