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极心理挫折反应

最新消极心理挫折反应,心理保健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挫折源刺激大脑神经,破坏了神经中枢原有的平衡状态,会引起种种心理反应。常见的消极心理挫折反应有:

1、攻击

攻击是受挫后的一种应激反应,即受挫者采取使他人受到伤害或痛苦的行为。攻击有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两种形式。直接攻击是受挫者将愤怒直接指向挫折源(人或事),表现为伤害他人或损坏物体。在通常情况下,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的人,或缺乏理智、缺乏生活阅历的人,容易产生直接攻击行为。某大学一男生仪表堂堂,才学出众,家庭条件优越,他暗中爱恋着同班一女学生。一日在舞场上,他发现所暗恋的女生不接受他的跳舞邀请,却与另一男生跳舞时,感到自己受到奇耻大辱,不可自制,第二天在公共汽车站遇到那位男生时,他竟拔出水果刀猛刺对方。

间接攻击又称转向攻击。间接攻击多在以下情况下发生:一是个体缺乏自信心,受挫后悲观失望,于是把攻击对象指向自己,自我责骂,甚至自杀;二是挫折源不明显,找不到确定的攻击对象,从而把攻击目标指向不相关的人或物上,如指桑骂槐,声东击西地发无名火。

2、焦虑

焦虑不是真正遇到危险,而是无可名状地担心可能会遇到某种危险而产生的紧张和忧虑情绪。这种情绪多是在个体的强烈欲求遭到多次失败慢慢丧失了自信心以后出现的。如某位来自山区的大学生,读高中时因品学兼优,备受器重,满怀自负进入大学,上大学后发现班上同学大多来自城市,且家境优裕,知识面宽,多才多艺,自己则不免相形见绌,除了读书做作业外,在各种集体活动中,他的表现一无所长,不仅不被人重视,反而稍有不慎就受人奚落。这种情况使他对集体活动总感到惶惶不安,产生恐惧,不敢进食堂,不敢进课堂,十分焦虑。

3、冷漠

受挫后,对挫折情境不关心,无动于衷。这是一种比攻击更为复杂的反应。冷漠反应通常是在个体长期遭受挫折后,既无法对挫折源进行直接攻击,又找不到适当的“替罪羊”进行间接攻击,更严重的是感到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希望时发生的。如某大学生上中学时,长时间担任团总支、学生会主要干部,进大学后,发现周围同学大多数都有同样辉煌的经历。习惯性的自信心驱使他在新环境中为再现以往的辉煌而奋斗。然而,努力一次又一次失败。起初,他把当了干部的学生当做攻击对象,处处发难,经常与集体行为抗衡,结果不但没有使自己摆脱困境,反而受到多数同学的冷落。面对众人的冷眼,他感到孤独和恐惧。在孤独和恐惧中,他从“为人莫当官,当官都一般”的古训中找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论”,认为只有吹牛拍马的人才能当干部,当了干部的学生都是奴才相、“马屁精”,于是他从睥睨学生干部的行为中,求得自我心理平衡,于人于事冷漠相待。冷漠反应的实质是个体受挫后心理上压抑与攻击之间的冲突的表现,也可视为“消极的攻击”。

4、固执

个体在经受多次挫折后,降低了判断是非和调整思想方法的能力,而采取刻板的方法盲目重复某种行为,这种现象就是固执。日常见到的一些人做了错事后,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行为,是固执反应的典型表现。

此外,认同、文饰、退缩、退化、否认、曲解等也是个体受挫后容易出现的心理反应,其中,有些是本能的反应,有些是习得性反应。不论哪种反应,都是机体用以降低挫折的直接打击,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的自发性反应。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保健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保健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