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帕金森治疗不能忽视心理症

最新帕金森治疗不能忽视心理症,心理保健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帕金森病难以治疗,治疗也应该结合心理方法。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目前我国帕金森病病人已经高达200万左右,占老年人口的1%,预计每年还将新增病患10万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主任陈生弟教授说,目前左旋多巴类药物是使用最广泛的传统帕金森病治疗药物,虽然能控制震颤等运动症状,但用药5年后,将近一半病人会出现诸多运动并发症。比如“剂末现象”,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或者“开关”症状,突然僵硬无法动弹,走路迈不开步子等。目前医疗界尚无有效方法防止这些运动并发症。

同时,很多帕金森病人即使运动症状明显改善,但焦虑、烦躁等心理症状仍然不见改观。有关数据显示,约一半的帕金森病人同时伴有抑郁症状,10%会发展成抑郁症患者。超过一半患者还受到排尿困难、身体疲乏等其他非运动性症状困扰。

对此专家建议,应调整国内当前治疗帕金森病的策略,合理制订用药方案。如果病人比较年轻(60岁以下),应尽可能推迟使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到来。

在发病早期,应使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森福罗、泰舒达等,此类药物既能有效控制震颤、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又能同时缓解患者抑郁、情绪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已被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纳入治疗首选。如果病人超过65岁,或者已经过数年药物治疗,可以再使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同时配合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保健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保健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