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解决烦恼,心理保健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委屈、不平、失意的事情,如果遇到这些事情后得不到及时的发泄,内心深处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自己在其他事情上的发挥。在精神病理学上,烦恼被定义为“一开始并不太困难就忍受下来却一直拖延着的挫折感和轻微心理冲突的产物”。理性对烦恼似乎没有什么控制能力。那么,如何解决烦恼呢?
在短时间内,烦恼并不会构成什么精神压力,人自身有很多办法来舒缓自己的烦恼,甚至因为一些外在因家的作用,烦恼会自动隐退。比如,做几分钟的剧烈运动之后,或者身体某方面有强烈的不适感,或是手边有什么事情很忙时,都会暂时忽略烦恼。
事实上,人们总是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烦心的、让人压抑的事情。这个时候学会一点幽默很重要,看看笑话书或幽默电影笑一笑,不佳的情绪也许就荡然无存了。
但是,很多人面对烦恼时习惯首先压抑自己的烦恼。因为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只有当压抑发生,其他任何的一种防御机制才可能发生。
压抑是心理学上普遍存在的社会病态心理,专门指那些个人道遇烦恼以后,不是将变得不舒服的思想释放出去,而是持其压在心头,不愿承认这些烦恼存在的行为。压抑可能会让人暂时忘记烦恼,但是长久的压抑却会使烦恼变成潜意识,人也跟着变得古怪和消极,压抑症便随之而来。这个时候人明显会感到心情沉闽,烦恼不堪,牢骚满腹。似乎什么东西都看不顺眼,对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还会有绝望之感。
因此,我们要适当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轻装上阵。所谓“发泄”,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情绪的择放,其作用在于能够把压抑人们心中的愤怒、忧愁、痛苦、憎恨、悲伤、焦虑、烦恼等负面情绪排泄出来,进而得到精神的解脱。发泄的过程,实质丘是人们自我安慰、自我调节、自我放松的过程,这是摆脱恶劣情绪和消极心理的有效途径。
尽管发泄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缓解心情,但发泄的过程中注意尺度,不能随便胡乱发泄,要讲究时间、地点、方法和场合,还要讲究适度。正确的发泄方式为:利用闲暇的时间,向亲戚、朋友、知己大胆地倾诉,也可以通过写信、日记、博客等方式,让那些消极的不良情绪流淌在文字中,进而得到排解,还可以通过运动放松身心,像打球、跑步、爬山、瑜伽等,还可以情绪转移,例如拼命地工作,积极学习,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戏曲等,这都利于心理平衡,缓解压力,让自己更好地学习、生活、工作。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保健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保健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