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最新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心理保健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注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比如,我国心理学家孙昌龄先生提出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八条原则:

(一)了解自己和承认自己。对自己要做出恰如其分的和适宜的估价,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奋斗,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二)认识现实和面对现实。每个人的理想、愿望、动机、目的,都要和社会的理想、愿望、运机、目的同步合拍,不能“我行我素”,脱离现实。

(三)昂扬的斗志、奋发的志向。要积极主动地去改造环境,进行创造性适应,不能消极被动地去顺应环境。

(四)增进心理耐力。对挫折要有一定的抵抗力,要适当地经风雨、见世面。

(五)加强心理攻击力。锻炼能够在各式各样的困难情境中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的抵抗进攻的能力。

(六)消除心理压力。要有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信心,成功和信心的关系是很大的。

(七)勤用脑。越用脑,越会长寿,人脑“用进废退”,勤用脑,脑的反应会更灵敏,精力也会更加旺盛。

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也许对不同人的作用大小不一样,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心理健康,除了上边谈到的这些原则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社会生活。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保健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保健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