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风险-前进路上的6种风险

前进路上的6种风险-1-敢于放弃

  一、敢于放弃

  人们以为,放弃就是什么也不做,就是顺从。实际上,放弃是为了让欲望浮出水面,是我们为发现欲望而付出的代价。让我们以工作为例,对这个积极的超脱作一个小小的概括。

  每一次进步都需要我们作出一点牺牲,付出一些代价,比如:放弃稳定舒适的生活去经历冒险,放弃曾经的荣誉重新从零开始,放弃一点私心给爱情留出位置,放弃轻松的二人世界以抚育子女……这些放弃不是原则性的,不会改变我们的本质,只是让我们丢掉多余的东西,把精力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挑战中去。假如一个人的身上和心里,承载着太多的负担,他/她又怎么可能远行呢?即便放弃有时是痛苦的,我们也有必要逐一清理和卸载这些负担。如同“舍得”,有舍才有得,没有舍就没有得。

  以工作为例,法国职业培训教练皮埃尔·布朗-萨努(Pierre Blanc-Sahnoun)告诉我们,人们若想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可避免地要放弃一些东西。他认为:“在工作上,如同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一样,我们的愿望多种多样,愿望与愿望之间又常常不能相互兼容:既要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充满激情,又要收入高,有要好的同事,还要离家近,工作时间有弹性,能照顾到家庭,等等。”他把这称为“鱼和熊掌综合征”,是我们这个时代无穷欲望的体现——人们以为自己是全能型人物,什么都能做到,而且什么好处都能得到。不过,要想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首先要放弃的就是拥有一切的想法。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最后的结论其实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需要放弃的是些什么呢?我们通过下面4点来阐述。

  ■ 控制一切的欲望

  我们绝对无法把握每件事情的变化参数。事事参与,事事掌控,那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受限于自己的知识,别人的时间,气候的变化,技术的故障……工作中,我们需要把这些因素统筹考虑。举例来说,放弃控制一切,就是学会拒绝接受一项额外工作,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好它;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工作停滞不前时,敢于说出困难,寻求别人的帮助。也许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别人的才能呢!

  ■ “现成的”观点

  金钱、权力、名望,你想得到多少?关于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家庭中继承下来一些现成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不是出自我们自己的欲望或经验,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被强加给我们,所以会让我们感到非常痛苦。特别是当我们的实际情况与这种成功的期待有巨大落差的时候。放弃这些观点,就是从家族神话中摆脱出来,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自我实现方式。

  ■ “正确的”决定

  我们做决定时,不是一个“多选一”的选择题,不是只有“一个”正确决定,其他的都是错误决定这回事儿。唯一真正错误的决定,就是不作决定。放弃“正确的决定”这个念头,就是接受这样的观点:一个决定是否正确,当时无法看出,只能在事后由事实证明。这并不意味着你因此可以随意作一些疯狂的、头脑发热的决定,而是说,我们要接受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和恐惧,把它们视为人类命运的一部分。一旦作出决定以后,就要按照自己的决定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适时修改就是了。

  ■ “失效的”东西

  我们常常很难抛弃已经学到手的本领,它们已经融进我们的人格: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榜样就是如此给我们鼓励的……我们一直牢记在心,后来,我们走到这么一个关口:这些技能曾经那么有效,如今已不再与环境相适应。它们变得不合时宜,成为妨碍我们发展的束缚。放弃它们,不是丢脸的事,而是表明我们有很强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三问徐钧:首先要从心里放下

  徐钧:心理学家,上海内观文化传播中心创办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业务督导。2008年出版《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奇》一书,并在其中认为“佛陀是最早的心理治疗师”。

  《心理月刊》:在佛教中,放弃对应着什么?

  徐钧:放弃是指抛弃一个东西,佛陀不说“放弃”,而说“放下”。你未必要离开那件事情,但是你首先要从心里放下,否则,你可能在这里放下一个东西,在另外一个地方又举起一个东西。放下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人开始真正关注自己,从心里感受幸福。

  《心理月刊》:具体怎样做呢?

  徐钧:内观是佛陀的一个核心方法,了解实相是什么,自己心灵实相是什么。这样,一个人就能更平衡地看待世界,看待自己。这个世界有一个因缘规律,世界只是如其所是地在流动。有的会来有的会去,佛陀认为,来的时候不要太得意;去的时候也如实地看到它的真相。内观就是看到这样一个过程。

  《心理月刊》:我们看待生活的目光会改变?

  徐钧:佛陀讲,人首先要如实了解世界是怎样的。有了这种了然了悟之后,一个人的心就慢慢放松了,放松以后就会对生活产生更平衡、更和谐的看法。从最基础层面说,他/她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有的人生活可能复杂一点,但不代表要举起很多东西。

  二、犯错误

  暴露自己的不完美,甚至错误,是比较困难的……犯了错误后就一蹶不振吗?如果让错误孕育未来的成功,我们就能重新站起来。请看下面的故事及解析。

  如尼采所说:“杀不死我的东西必定让我强大”,或如常言所道“只有失败让人进步”,这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说法。

  著名的失败,如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为了造出第一个电灯泡,失败了9999次,而他自己则认为发现了“9999种无法适用的方法”;著名的错误,如探险家哥伦布,1429年他穿越大西洋去往印度,结果却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犯错误也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大事。那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说法过于夸张,工作上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情上“破镜重圆”的故事也时有耳闻。

  只是通常情况下,犯了错误并承担责任,这是每个人都不愿经受的艰难考验,因为它伤害了我们的自尊,暴露了我们的缺陷和不足。负罪感、全能幻觉的破灭、害怕他人的目光、对以后生活的担心,如此种种复杂的情感填满我们的内心。

  下文说到的尼可和亚丽,她们俩人,一个在职业上,一个在爱情上,在作出断然决定后,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如何修补这个错误?她们鲁莽行动的背后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法国精神病科医生兼精神分析学家罗伯特·纽伯格(Robert Neuberger)对她们的故事进行了解析。

  尼可,30岁

  “两年前,我决定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去当一名瑜伽教练。我衡量过风险:我会失去职业安全感,而且我知道,如果失败了,我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这次转型并不成功。不过,困难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我做什么,亲人们都非常支持我。同时,我也更好地了解了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知道我不适合独自一人工作。现在,我等着重新在教育系统里找到职位。”

  罗伯特·纽伯格:尼可不仅是冒险家,还是个爱做梦的人:她的冒险是为了追逐梦想。但是,当她撞见现实时,她对自己、对世界的理想化看法纷纷破碎。这是一次痛苦的经历。经过这样的失败之后,能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取决于环境。幸运的是,尼可周围有很多人帮助她,她从失败中恢复得比较好,因为她身边的人始终支持她。

  她的这次冒险,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是否值得?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有必要被变成现实;头脑中憧憬着一种理想的生活,它的好处是让我们提起精神,过好眼前的生活,不在消沉、郁闷中消磨时日。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理想化的幻想妨碍我们享受现在。

  尼可的行动让她完成了一桩心愿,免得以后生活在遗憾中。并且,这次经历还让她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愿望,至少是这个阶段的真实愿望。她可能天生就喜欢幻想,以后也许还会再做出这样的事情。不过,在冒险之前自己先好好想一想,和朋友或专家讨论一下,这可以让她避免再次出现方向性错误。

  亚丽,35岁

  “我有一个爱我的丈夫,两个完美的孩子,这时我遇到了罗浩。他与我丈夫完全相反:职业很不稳定,又是情场老手……可我对他一见钟情!我离家出走,投奔到他的怀里。彻底的失败!一个月后我就明白我犯了错:跟我丈夫在一起才是幸福的。我想回到丈夫身边,但他受伤太重,至今还没有原谅我。”

  罗伯特·纽伯格:我经常会接待一些有过同样“荒唐”经历的人。他们拥有“让自己幸福的一切条件”,但正在从精神上慢慢死去。为什么?因为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作为妻子和母亲,亚丽肯定做得很好,也得到赞美,但她感受不到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因此,她就要去吸引其他男人的目光。这次艳遇,是她绝对需要的一次冒险,它既不是死亡本能的体现,也不是任性,而是生存本能的体现。也许,事后她感到很难过。

  这次失败的一大好处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思考生活,对配偶的期待,等等。一般来说,所有负面经验都会提供一条路径,让我们深刻地思索自己、怀疑自己,但这条路一定要走到底。如果我们一再重复失败,停留在失败的循环中,那么,只有心理治疗工作能帮助我们走出来。

  史玉柱——最著名的失败者

  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20年来,无论沉浮,他始终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他最著名的失败,是1990年代中期在珠海建造的“巨人大厦”,资金链断裂,他从身价8亿的中国“首富”一下变成负债2亿的中国“首穷”。沉寂两年后,默默东山再起,还清企业欠账,同时还进入保健药品、资本上市、企业投资及网络游戏等新领域,再次开创出新局面。

  相比那些一帆风顺的企业家,巨人大厦的坍塌成为史玉柱的另一种财富,成为他引以为傲的经历。关于失败,史玉柱认为:“成功经验的总结多数是扭曲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才是正确的。”被称为营销专家的史玉柱从失败中总结出的一点教训是:“营销没有专家,唯一的专家是消费者。你要搞出好的策划方案,就要去了解消费者。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谁消费我的产品,我就把要谁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

  三、不再当受害者

  遇到困难时,指责别人总是最容易的事。然而,承担责任是迈向积极转变的第一步。让我们一起看看心理专家丛中是怎样阐释的吧。

  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

  我希望这一年,尽我所能学习西班牙语,能够简单地用西班牙语对话。还想花一些时间,去墨西哥其他地方或拉丁美洲其他国家旅游,从这里去古巴或波多黎各非常容易。

  我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挺强的,不仅指学习西班牙语,而是对新鲜事物吸收接纳的能力。以前,我想的可能就是当时尚杂志编辑,与最好的摄影师、模特、化妆师合作,花上10~20年做这件事。后来我觉得,我可以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开阔一点,如果一定要执著于一件事情上,就是给自己太小、太狭窄的空间。转一个弯,换一种心态,能把自己的生活建设得更好。回国以后也许会做旅游、美食编辑,或做文化交流方面的事情。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这段经历让我的生活多出了很多可能性,很多“也许”。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