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忠之爱-关于忠贞,她们说

  她们是作家,用一支笔书写着不同阶段女子的爱——年少时、毕业后、婚姻中。无论哪个阶段,女主人公都逃不开暧昧与欲望的追捕。她们自己也在经受着忠与不忠的拷问吗?投射在那些没有答案、只有结局的爱情故事里的,是她们自己对问题的无解吗?我们就不忠这一话题采访了她们,在不断地追问与彻底思索之后,她们指向了爱、信任与坦诚。

  “两个人之间什么都可以发生,惟独不能发生的便是欺骗。”

  周嘉宁,1982年生。19岁出版短篇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情人》,26岁在作品《天空晴朗晴朗》中,借女主人公许三三的回忆,完成对漫长青春期的告别式。正如她书中的主人公从未直面过不忠,她认为,爱情的关键问题不是忠贞与否,而是信任与坦诚。

  “忠与不忠,恰似古木的年轮印迹——深入精髓、刻骨铭心,人到了一定年纪,都避不开这个问题。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天蝎座的母亲曾告诫过我,‘做女人要忠贞,结婚后,心里就不要再有别的男人了’。我一笑,忠贞!这想必是父母那个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和操守,母亲说她从不看父亲的手机短信,‘那有什么好看的?’言行举止间暗含了他们那个时代女人对男人持久和绝对的信任。

  对,信任。情侣或者夫妻之间一定要绝对信任、坦诚相待。如此纯粹的情愫捻成一股红绳拴住两头的人,在我眼里这才是真正的忠诚与忠贞。爱情是盲目的,感情是没有对错的,两个人之间什么都可以发生,惟独不能发生的便是欺骗。我深知,喜欢上第三者是在所难免的,正如女人和男人都逃不过的一场劫难,你能做的只有接受,然后对着镜子整整衣领和袖口。忠贞就在于发生了某些事情之后你是否会跟我坦白,不要在我发现后还遮遮掩掩,我不会把今后的生活当作自己的独角戏,我要你对这血淋淋的不忠付出代价。

  事情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得去面对,忠贞就是敢于面对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离婚不是好的招式,离婚有什么意义?与其把离婚摆上台面,还不如将心比心,用信任来化解心结。

  我其实是很悲观的人,对世界、对感情,都抱着悲观的心态,我没有想过自己的婚姻生活,对其不抱希望。现实中是不存在忠贞的,你敢说你还看得到吗?现在卖座的小说都是关于暧昧,而非忠贞。我们无法否认和拒绝暧昧这种情绪,只要满脑子的风花雪月不要变成既定事实就不严重,一点想法也没有的生活注定会平静地像一潭死水,只等着微风吹过才能起些许涟漪。

  我对女人更包容,我可以接受女人的出轨或者充当小三,出轨不是个错误,只是一个你无法忍受的事实。但我绝对不能接受身边的男人那样做,可能是我对男人的信任度比较低的缘故。

  爱情不是《广岛之恋》里唱的缠绵悱恻,两个人的关键问题是信任,而非忠贞不忠贞。相信对方就是你要跟着过一辈子的人,其他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他没有钱的时候你养着他,他出轨的时候你继续接受他,这样婚姻或者爱情就没有问题,但这种信任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起经历过一些事情,我拥有过这样的信任,我知道,它是彻彻底底的。”

  “爱始终比忠贞更难。”

  苏德,1981年生。在作品《毕业后,结婚前》中,三个女主角都逃不开诱惑的宿命,而在被诱惑下了蛊的情感关系里,没有人成为赢家。

  “我不能把身体和精神分开,那是对当下一段关系的尊重。每次进入一段感情关系,我都希望对方也是个精神和身体统一的人。但似乎生理构造决定,这对于男人而言,比女人要更加困难。

  对于我来说,欺骗就是不忠,不忠就意味着欺骗。但爱情就像打游戏,总有一个难度系数在。这个难度系数就是诱惑。它在体现忠贞的同时,也在挑战着爱。在这个游戏里,男女都不能幸免,需经受诱惑的考验。有些人可以永远忠贞,只是因为他(她)没有受到足够动摇自己的诱惑。

  是的,我认为,绝对的忠贞不存在了,不再真空的生活和强调爱与性开放的舆论环境杀死了它。不过,有一点固执和坚持,在现世,还是很可爱的。也许还是会有相同的另一人存在,他尊重我,并且忠于所承诺的。

  忠贞是相互的,既不伤害对方,也不以忠贞为理由去桎梏。我理想的二人关系是,在一起的时候好像不在一起,不在一起的时候好像在一起。这种状态似乎对忠贞没什么特别的好处,但我的理想状态也并不是非得对忠贞有好处才是。

  爱,始终比忠贞更难。和一位美国女作家聊爱情的时候,她告诉我,LOVE有一种拆字法,L为Listen(倾听);O为Only(唯一);V是Valued(尊重);E则是Excuse(宽恕) 。我觉得,这4个概念基本囊括了理想爱情的表达形式。而忠贞只是only和valued的结合。

  在“忠”与“不忠”的选择题中,最令我挣扎的,是忠于自己,还是忠于他人?

  答案是——人都是自私的。对于残酷的事情能躲避就躲避。欺骗、背叛所爱的人和被所爱的人欺骗、背叛都不会让人好受,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宁可是前者。”

  “忠贞是克服自我缺陷的高贵品质。”

  阑珊,1970后生人。继畅销书《剩女来了》、《婆婆来了》后,又发表作品《玫瑰战争:小三来了》。在小说中,她态度鲜明地维护忠贞。她相信,忠贞是克服自我缺陷的高贵品质,而不忠,只是一个选择。

  “忠贞在任何时候代表的都应该是美好的东西。从我有记忆开始,父母就是一家的主心骨。他们也吵架,甚至打架,但都不会给我留下这样的印象:家庭不幸福是因为不忠贞。反而,他们让我觉得忠贞就是一对夫妻本该有的相持态度。

  《廊桥遗梦》、《不忠》、《花样年华》……探讨不忠的电影很多,但导演都有一个共同情结:把出轨拍得唯美细腻,让人感觉这就是真爱!

  我会和恋人谈忠贞,因为忠贞在恋人之间是属于一个底线的问题,应该彼此心知肚明。如果连这个共识也没有,那不是爱情,而是多夜情。

  对于男人而言,性资源多多益善。而就目前的社会环境,女人已经陷入了男权话语权中:离婚的女人掉价,而二婚男人还可能娶个更年轻的;离婚后财富分割,光平分一条,女人已经输掉。不忠的成本那么小,所以出轨的男人越来越多。

  人性都是自私的,所以,忠贞比爱更难坚守。一方面,我们需要爱人对自己保持高度的专一和忠诚;另一方面,我们总想得到正式爱情之外的某些奖赏和垂青。现实的世界充满了诱惑,我们的内心又那么容易发生波动,难免心头一热,行事糊涂……糊涂过后,发现爱情还在,相濡以沫的亲情还在,只是,和爱情、忠贞同样伟大的宽容,还在吗?

  都怪我们本着一颗贪婪之心,太过放纵自己的欲望,其实忠贞是克服自我缺陷的一种高贵品质,而不忠只是一个选择。

  但我并不是要求每个婚姻都从一而终,事实上也不会这样。总有些婚姻的中途散伙是合情合理的,要把这些离婚单独看待。另外,婚姻之前的男女朋友相处,乱一点,并不是坏事。我们应该在婚前把能乱的都乱完,吃完苹果吃香蕉,尝完香蕉尝梨子,但重要的是,一旦选择了结婚对象,就要好好尊重对方和这个婚姻,再不要出去乱吃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