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贝琳达·卡诺娜在文章《愚蠢可以得到改善》中,围绕着现代愚蠢行为进行了反思。她认为,愚蠢分为两种:持久性的与暂时性的。而今天的愚蠢,就是不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贝琳达·卡诺娜(Belinda Cannone)
比较文学教授、作家,著有小说《纳迪尔岛》、《禁食的男人》,作品《欲望的笔迹》荣获2001年法兰西学院最佳散文奖,《欺骗的感情》荣获2005年法兰西文人学会最佳散文奖。
“之所以对愚蠢感兴趣,是因为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鼓励我定期检查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价值,并自问这些思想是否脚踏实地,或者这些思想是否源于一些机械重复和因循守旧的东西。如果你尝试过这种练习,就会发现自己经常会找到一些没有根基的思想。”这就是贝琳达·卡诺娜从研究欺骗、禁食、内省等主题转到研究愚蠢的原因。
■ 《心理月刊》:在您的文章中,您主要抨击了一种特殊的愚蠢:聪明人的愚蠢。您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贝琳达·卡诺娜:这种愚蠢,是那些完全有条件成为聪明人的人的愚蠢,这些人能够获得信息和知识,也有时间去思考和阅读,但是他们仍然未能成为聪明人。而那些没有条件去更好地思考的人的愚蠢,在我看来,只能是一种痛苦,因此我从不允许自己讽刺他们。
■ 是什么让您评判出一些人是愚蠢的,而另一些人是聪明的?
咱们先把话说清楚,我不评判任何人,也不会指向任何个人。我针对的只是愚蠢的行为,目的在于理解这种非常独特的愚蠢的机理。
■ 包括哪些行为呢?
主要有两种类型:持久的和暂时的。前者对应一些人类的基本特征;后者则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在持久型中,以“随大溜”为例,这是一种不惜任何代价追随集体的聚生性愿望;还有懒惰,宁愿听天由命,也不愿意费神去思考至于作为我们时代特征的愚蠢,我认为那其实是一些好的情感,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称其为怜悯、移情或“抗争”(为了一切有意义的事业而抗争的愿望)。
显然,这种情感本身并不应该遭到批评,它经常是先于理智的:比如为无家可归者和海啸灾民捐钱捐物,把它当作善事就行了。
另外,这种情感还能够帮助人洗脱内心的愧疚,无须将自己投身到日常的和长期的斗争之中。
■ 您还说真实也是一种愚蠢?我这么说确实会令人吃惊。怎么能批评这种美德呢?实际上,真实本身并不愚蠢,但如今的一些实践,已经将真实导入了歧途。不仅在艺术、文学中,还有电视真人秀,这种节目让人有机会进行纯粹自恋式的创作和极端自我的表演。从根本上说,我认为几乎不存在什么本身就愚蠢的东西,只是一些思想的运用有可能显得愚蠢。
■ 您还抨击了一些惯常表达法的使用。
是的,比如“颠覆性的”。它如今得到了如此广泛的运用,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您只须说出这个时髦的词,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讨论也就此打住。这就是我眼中的愚蠢表达法:它们会阻止我们去思考。但是,我再强调一遍,我不针对任何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偶尔干些蠢事,这是不可避免的。
■ 为什么?
因为采用现成的思想或惯用语总是更加方便一些,人们不需要“退后一步”来做充分的考量。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次说话时都自问要说的话是否合适,我们将无法思考。因此,为了加快我们的理性思索,我们有时候会采用一些先验的推理和时髦的词句。这样做的危险在于,我们建立的理性推理有可能从起点上就是错误的,或者我们不再推动自己进行超越这些思想的反思。
■ 受教育并不能保证我们更加聪明?
肯定不能!我想到了一些朋友,他们是我认识的人当中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但他们毫无疑问属于最聪明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总是有能力“换换脑筋”、质疑自己的思想、倾听别人的想法我认为,智慧其实就是警惕:这是一种“向旁边迈一步”,换个角度来审视自己思维方式的警惕,自问所思所想是否有道理的能力。
■ 怎样才能“向旁边迈一步”呢?
这需要在主观意识上对自己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怀疑,另外还应该有能力防止自己去刻意追求脑力上的安逸。按照哲学家冉克雷维(Vladimir Jankélévitch)的说法:“当我们面对世界和生活的时候,不应该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显而易见的或理所当然的。”
■ 这种怀疑一切的能力要求高度的自信。
确实如此。比如当您不懂得别人在说什么的时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您的智力能力不足以理解对方。
如果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向我解释他的理论,我一定什么都听不懂,因为这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但如果让您听不懂的言论是关于大多数人都有所了解的主题时,您就有权利问自己:问题是不是出在那个说话的人身上?■ 在您的书中,您还谈到了与自我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似乎一个人越不熟悉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懂得自己如何思考,就越无法战胜自己的愚蠢。因为他们会努力重复生活中以他们为中心发生的那些事情。我相信,一个人越是了解自己的内心,就越能质疑自己。
■ 您觉得精神分析这门致力于自我质疑的学科能够使人们摆脱愚蠢吗?
我是精神分析学的坚定捍卫者。确切地说,精神分析学要求人们审视和质疑自己的思想、语言、行为和创造。从这个方面来说,精神分析学是再好不过的“自由”的学校,如果没有精神的自由,人们怎么可能克服愚蠢?
■ 除了精神分析学,还有什么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智力的愚蠢”?
我们永远都不能完全摆脱,但是这根本不重要:我们并不害怕自己偶尔干一些蠢事。最重要的,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并作好准备,定期进行我称之为“自我清理”的工作。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花时间逆推式地检验自己的思想:“我全力支持的这个主张和我坚决捍卫的这个观点,一定是正确的吗?”这也同样是一种智力“卫生”的练习,它首先让我们察觉到自身的愚蠢表现,然后立即加以纠正反复如此。这已经能够使人获益匪浅了。
减少愚蠢的4个方法
心理学家们认为,摆脱愚蠢是可能的,至少在情感上可以做到。以下是4个方法——
■ 走出自我中心:自恋式的退缩、孤独、隔绝,是令人愚蠢的习惯。相反,保留好奇心、丰富自己的社会、文化和智力生活,简而言之,走出自我中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陷入令人愚蠢的心理机制中。
■ 花时间思索:“白痴”的想法通常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因为它们是冲动或激动的情绪的结果。悔恨随之而生:“我为什么这么说,或这么做?”所以在说话和行动之前,花时间思索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对作出好的判断是非常有益的。
■ 怀疑和自问:那些固有的思想让我们感到放心、舒服,但会阻碍我们去思考。
重要的是能够质疑自己坚信的东西,即便这样有丧失某些坐标的危险。这是唯一能够向矛盾、“其他”保持开放的方法。■ 学会了解自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并不总是由于“运气不好”或“别人的愚蠢”。它们也是有用的,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理解我们的一部分自我、恐惧、欲望为什么和如何融入到某一事件之中。这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偏执的和空洞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