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平凡的力量

  作为媒体人,我经常会被问到,你怎么看待无力感?你是怎么克服无力感的?这种真诚的矫情已经让我忍无可忍。说它真诚,那是因为在这种无力感里,许多媒体人真的感动了自己,继而把这种情绪当成时尚传递给读者,以至于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人都会叹气,以为现实无法可想,一个落寞理想主义者的扮相就完成了。说它矫情,是因为根据简单的力学原理,你觉得无力,肯定是你想着力,你以为自己一发功,新的大道就铺成了——你以为你是谁?新型压路机吗?不是,你只是一个人,你只能做一个人该做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无力感是自大的另一个面具,是一种悲悯式的自大。当你以一个悲剧英雄的姿态出现时,世上并无悲剧,一脚踏空,就从梦里醒来了。

  我当然不会奉承这个世界。说实话,世上的悲惨无穷无尽,这些悲惨之所以不会成为悲剧,原因在于它们过于漫长。无论你坚守什么信念,持有何种真理,可能都得知道,我只是普通的传承者,世界并不会给你报答,这只是你自由意志选择的后果。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而奶可能送去滋养混蛋。另一头牛可能吃的是奶,挤出来的是尿,却是明星奶牛。这种事并不少见,文明的逆淘汰时时发生。事情的结局并不是你做选择的主要原因,郭敬明抄袭抄成王蒙的好朋友,但是许多热爱写作者还是愿意选择创造的快感,虽然其中的多数人可能从来不会成功。

  在回顾埃及著名女权主义者卡西姆·阿敏(Qasim Amin,1865~1908)时,由于时间段拉长了,我们反而一下发现人的生存状态,他在100多年前认为女性可以除去面纱,女性应该受教育——理由还是讨好男权社会与民族主义者:一个文盲的母亲,怎么可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呢?而他最激进的想法是,女性甚至可以成为教师和医生。埃及跟我们一样,是文明古国,说实话,他们的金字塔比我们的长城要牛——现在人们还知道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而女权文明这种普遍常识,在数千年里并未出现——当然这不能单纯怪埃及人——女人成为人,一些国家也才刚刚做到不久,一些国家甚至还没有埃及的觉醒。不过,现在人们一对比卡西姆·阿敏的建议,发现女人的地位并没有多大的改观——许多人甚至不愿意在这个判断前加上“在埃及”这个定语——在男权社会的潜意识里,女性还是应该“文盲”。男权社会甚至虚构出女性“文盲”的假象,比如进入汽车社会以来,女性总是作为笑话里的蹩脚车手出现,其实根据保险公司的统计,女性车手的事故率远远低于男性。

  作为男人,回顾进步缓慢的女权史,并不会让我有快感。我只想借这个例子说明,每个人都只能使用平凡的力量,即使你深刻如卡西姆·阿敏,世界也可以100年不理你。知道这点,会让我们安静地坚持真理,知道这种坚持的后果也许要100多年后才会出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快乐而温和的人,你坚持了一点东西——你妈还没逼你——你就要死要活,又是无力,又是愤恨,关系紧张,内心焦躁——那么,你就是在败坏你坚持的东西——所以,一个坚持真理的人,必须先过心理关。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