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八零后们已经陆续走出校园,成为了职场中的新鲜人。他们年轻、热情、好奇、极富梦想创造性,为职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他们又迷茫、彷徨,不知道前路在何方。——xinli001.com
80年代后的他们,朝气、活泼、向上……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创造性、丰富而又敏感的情绪特征、自由挥洒的个性博得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与期望。如今,刚刚走出校园的他们,带着对职业、对人生的美好梦想,踌躇满志地踏进了社会的大门,给职场注入了新的活力。“80后”的他们在职场中是否同样游刃有余?据一项网络调查报告显示,在“80后”上班族中,近7成的人对薪水极为不满;近六成的人没有工作激情;超过半数的人缺乏工作成就感;仅25%的人对现有工作满意……这样的结果是这些职场新鲜人的真实写照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吧。
我想得太简单了吗?
安娜 24岁 网络公司员工
大学毕业后,有的同学考研,有的同学为了户口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则选择了一家网络公司。
我是装着沉甸甸的梦想走进这里的。上大学时,应邀到一家网站做了一次视频直播,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种充满青春和活力的氛围。每个人都富有创意。这与我一直听说的“工作是重复、枯燥、无聊、毫无乐趣可言的”结论完全相反。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拥有一份这样的工作就好了。
我被安排在“活动部”,这个部门主要是通过搞宣传活动来扩大网站的影响力。这正是我感兴趣的。为了做出一个完美的策划案,我每天只睡5个小时,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积极收集客户群体的生活偏好,比如,他们喜欢某位明星,我们就把这些明星请到我们这里来做访谈,并在网络上建立他们的生活档案;再比如他们喜欢穿哪种T恤衫,我们就马上联系T恤制造商,在T恤衫上设计出精美、个性的图案,来宣传我们的网站……
然而,我的努力并没有得到认可。我花很多心思设计的策划案屡屡无法通过。我催问经理,经理要么说等忙完了这阵子再商量,要么就说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总之,他以各种理由搪塞我。
时间长了,我的心一点点地凉了下去,对工作的热情也渐渐消退。尤其是上个星期,公司决定撤销活动部,人员全都分流到其他部门。我被安排到了编辑部,负责复印一些资料,每天的工作机械而重复。前不久同学聚会,看着别的同学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春风得意的样子,我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了。上学时,我的各方面表现丝毫不比别人差,可在工作中我却落到这个地步。这是怎么回事?我越想越不明白,越想越郁闷。
我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
白宇 23岁某网站网络编辑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知道该怎么向父亲说我辞职的事。毕业一年半来,这已经是我第五次辞职了。父亲想让我到一家国企上班,说那里旱涝保丰收。父亲就在国企呆了一辈子,上班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见到领导又点头哈腰的。我对父亲说,如果我现在六十岁了,我会选择去那里混饭吃,可我现在才二十几岁,我必须找到有挑战性、适合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
和父亲大闹一场后,我去了一家文化公司。那里的工作很没有意思,天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干了一段时间,我想起一句话,那就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我不能在这样的工作中再耗下去。于是,试用期还没满,我就离开了那家文化公司。
后来凭借不错的英语我到了一家外贸公司,那里的办公环境非常好,而且同事们个个都很有能力,我很满意。但是去了都几个月了,我做的工作都是一些零七碎八的事,发个邮件啦,粘个信封啦,我又一次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最终我选择了离开。
之后,我又先后到过几家公司,都不是特别满意,便只好一次次地跳槽。有时候跳着跳着我也觉得挺郁闷的,怎么就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呢?老爸整天说我不务正业,我心理压力也很大。可是,和周围人一交流,像我这样一直没有稳定下来的有的是。
上个星期,通过一位同学我认识了一位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朋友。虽然是初相识,但我俩一见如故。尤其是听他说到他们公司的人都是穿着牛仔裤运动鞋听着音乐上班的,我特别向往。他们的招聘条件也很特别,只要是喜欢音乐、有热情、在文字上有灵性的都可以去应聘。这些都对我充满了诱惑。最重要的是,我从小喜欢音乐,还学过几年吉他。和他一聊,我心底的梦想又被激起来了。
我毫不犹豫地辞掉了现在的工作,想好好准备一阶段去应聘这份唱片公司的工作。可以想象得到,如果知道我要去唱片公司工作,父亲一定会不同意的。不过我觉得无所谓,毕竟我们是属于不同时代的人,他不理解我,就像我不理解他一样,看开了,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为年轻的我,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也有资格为自己的青春涂色。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