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症的种类】

  一、内源性症 即有懒、呆、变、忧、虑“五征”(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

  二、反应性症 即由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致的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症。

  三、隐匿性症 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等。

  四、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症 这类症,可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五、药物引起的继发性症 如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导致情绪持续忧郁、消沉。

  六、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症 如心脏病、肺部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热等,都可引发这类症。

  七、产后症 其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尤其是农村妇女生女婴后,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视时)、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I 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很多人对症不陌生,但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II 症的其他症状】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III 症最危险的症状】

  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症。

  很多症患者想到以死来解脱痛苦。患者经常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

  【症的自我测试和断定方法】

  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5%的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症的知识,对出现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下面介绍一种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症的简便方法。

  请仔细阅读以下问题,圈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分数,然后将分数累加,得分在15分以上,说明你应到医院就诊。得分在5~15分之间,说明你有一定的情绪,也应寻求医学帮助。如果你有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念头,请立即告诉医生。每一项的得分为:“不是”为0分,“偶尔是”为1分,“有时是”为2分,“经常是”为3分。

  1.你是否感觉沮丧和忧郁?

  2.过去常做的事,现在做起来是否感到吃力?

  3.你是否无缘无故地感到惊慌和恐惧?

  4.你是否容易哭泣或感觉很想哭?

  5.过去常做的事,你现在是否兴趣减低?

  6.你是否感到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7.你是否晚上不服药就很难轻松入睡?

  8.你是否一走出自己的房间就感到?

  9.你是否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

  10.你是否毫无原因地感到疲倦?

  11.你是否比平时更爱发脾气?

  12.你是否比平时早醒,醒后就再也睡不好了?

  【性神经症的诊断】

  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伴有神经症症状,工作、交际、生活能力受影响较轻,有求治欲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续2年以上是诊断性神经症的主要依据。以下10项内容可作为诊断性神经症的参考:

  (1)病前有性格;

  (2)有精神因素诱发;

  (3)精神运动性抑制不明显;

  (4) 无体重减轻、厌食等生物学症状;

  (5)心境为主要症状;

  (6)伴有症状;

  (7)无严重的自责;

  (8)无、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9)有主动治疗要求;

  (10)以往没有发作间歇。

  【IV 症的躯体症状】

  症主要以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1)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共存。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生活懒散,发展为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最危险的是反复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

  (4)躯体症状:大部分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5)其他: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和症状。因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易影响老年患者的功能,出现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轻性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等主诉,易误诊为,后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情感以、脆弱为主,主要临床相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自知力良好,症状被动性大,求治心切。而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迟缓,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如情绪昼夜轻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丧失,不主动求治,可资鉴别。

  隐匿性症是一种不典型的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称为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躯体检查及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症或其他躯体疾病。对症治疗一般无效,抗治疗效果显著。

  【V 症早期症状】

  1.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现、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是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观念。

  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紧张和激越。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8.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9.性功能减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10.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11.昼夜变化:病人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渐见好转,能进行简短交谈和进餐。昼夜变化发生率约50%。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