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


本书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教材,也可供管理类、社会学类等其他专业参考。全书融合了心理学专业两大基础课程“心理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的精髓,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注重统计学基本概念和假设检验基本逻辑的把握与表述,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抽样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随机性,以及基于随机事件研究的思维方式。

注重将统计学的方法、技术与心理学研究设计紧密结合,突显统计学为心理学研究服务的意识。

注重将统计学技术的分析与SPSS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将SPSS软件的操作方法直接融于统计学知识的教学。

1936年,乔治-盖洛普凭借民意调查的方式成功地预测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当我们看到操场上运动着的人们,他们大量地分布于操场跑道上,但是同时亦遵守同样的规律,往逆时针跑而且趋向最短路径。你说我考了100分数学,那么你却说你其实和我差不多,尽管他是90分,却洋洋得意。我说我的数学成绩和我的平时成绩并无关联,大多数人呲之以鼻。他们硬是把我和小学派联系在一起,因为我和他们的差别太大了,却和他们所称呼的小学派相似。他们说我看不透事物之间共同的规律,却自己独自享受着xxx让人头晕的一大串数字。难道你们都侵犯了我的私隐?你们究竟凭借着什么原理做出如此狂妄的猜测?每章开头都有精辟的概述,讲述生动,结合实际例子进入理论层次。与SPSS的结合让本书更易于操作,图像与实例分析是本书的主要思维方式。

内容截图:

IPB Image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内容提要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

一 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方法论

二 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设计的技术

三 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资料分析的技术

四 统计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表达语言

五 统计学成为心理学专业的应用技术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中测量的性质

一 数字的特性与测量

二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

三 测量中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第三节 量化研究的逻辑:从样本到总体

一 量化研究的基本假设

二 总体、样本与个案

三 从样本推断总体的风险

第四节 请计算机代劳:SPSS浏览

一 SPSS的诞生与发展

二 SPSS的基本视窗

三 SPSS应用的一般过程

第五节 如何更好地掌握心理统计学

一 重视理解随机现象与随机误差

二 重视概念理解而非公式记忆

三 联系生活实际与心理学研究实例

四 依靠SPSS技术但不要迷失“自我”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数据的图表描述与特征量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表列与图示

一 资料分类

二 次数分布表

三 次数分布图

第二节 常用集中量数

一 算术平均数

二 中位数

三 众数

第三节 差异量数

一 全距、四分位差和平均差

二 方差与标准差

第四节 地位量数

一 百分位数

二 百分等级

第五节 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

一 定义变量

二 数据的输入与保存

三 数据文件的编辑与转换

第六节 描述性特征量计算的SPSS过程

一 Descriptive过程

二 Frequence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分布

内容提要

第一节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 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

二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二节 离散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 离散变量的分布列

二 二项分布

第三节 连续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 连续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二 正态性概率分布

三 正态分布表及其应用

四 正态分布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节 频数分布分析的SPSS过程

一 频数分布表的制作

二 频数分布图的制作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抽样分布

一 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估计

二 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第二节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一 参数估计的概念

二 良好的点估计量的特性

三 区间估计的原理

第三节 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

一 总体正态且方差已知时的区间估计

二 总体正态但方差未知时的区间估计

三 总体非正态且方差已知时的区间估计

四 总体非正态且方差未知时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 抽样误差与区间估计的SPS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 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 假设与假设检验

二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三 统计决策的两类错误

四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

五 假设检验的步骤

第二节 单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一 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

二 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三 总体为非正态分布

第三节 独立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一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且方差已知

二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分布但方差均未知

三 两个总体均为非正态分布

四 方差齐性检验

第四节 相关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一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均已知

二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三 两个总体均为非正态分布

第五节 t检验的SPSS过程

一 单样本t检验

二 两独立样本t检验

三 两配对样本t检验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方差分析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 变异量的可加性

二 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三 方差分析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一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过程

二 各组数据个数不等时的方差分析过程

三 只给出各组统计量时的方差分析过程

第三节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一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基本模式

二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过程

三 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四节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五节 方差分析中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一 各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二 主效应与交互效应

三 简单效应检验

第六节 方差分析的SPSS过程

一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SPSS过程

二 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SPSS过程

三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SPS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 相关分析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

一 相关概念的提出

二 相关的性质

第二节 积差相关分析

一 积差相关系数计算的逻辑

二 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

三 相关系数大小的意义

四 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

第三节 等级相关分析

一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二 肯德尔和协系数

第四节 偏相关分析

第五节 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一 二元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二 肯德尔和协系数计算的SPSS过程

三 偏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八章 聚类分析

内容提要

第一节 聚类分析的基础

一 聚类分析的基本涵义

二 多维度空间中距离的测量

三 测量指标的量纲调整

第二节 层次聚类分析

第三节 快速聚类分析

一 快速聚类分析的基本过程

二 快速聚类分析结果及其检验

第四节 聚类分析的SPSS过程

一 层次聚类分析的SPSS过程

二 层次聚类分析结果的输出与解释

三 快速聚类分析的SPSS过程

四 快速聚类分析的结果及其解释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九章 线性回归分析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回归分析概述

一 回归分析的意义

二 回归分析的基本逻辑

三 回归方程的应用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计算

三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检验

四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计算

三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检验

四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五 自变量的筛选

第四节 回归分析的SPSS过程

一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SPSS过程

二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SPS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章 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 因素分析的基本思想与起源

二 因素分析的基本模型

三 因素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因素分析的适合度检验

第三节 因子提取与因子数确定

一 因子提取的方法

二 因子数的确定

第四节 因子旋转

一 因子旋转的意义

二 因子旋转的原则

三 因子旋转的方法

第五节 因子得分与因子命名

一 因子分的计算

二 因子的命名

第六节 因素分析的SPSS过程

一 因素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 因素分析结果的读取与解释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一章 比率的差异性检验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总体比率的估计

一 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

二 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

第二节 单样本比率的差异检验

一 检验假设与虚无假设

二 检验统计量的计算

三 统计决策

第三节 相关样本比率的差异检验

一 2×2资料登记四格表

二 检验假设与虚无假设

三 检验统计量Z分数计算

四 统计决策

第四节 独立样本比率的差异检验

一 独立样本比率差异的抽样分布

二 检验假设与虚无假设

三 检验统计量的计算

四 统计决策

第五节 比率假设检验的SPSS过程

一 单样本比率检验的SPSS过程

二 相关样本比率检验的SPSS过程

三 独立样本比率检验的SPS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二章 卡方( )检验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 行为科学中的计数资料

二 分布及其应用领域

三 检验的基本原理

四 检验的主要步骤

五 检验的连续性校正

第二节 适合性 检验

一 适合性 检验的具体应用

二 适合性 检验与比率检验的关系

第三节 独立性 检验

一 独立性 检验的一般过程

二 四格表的独立性 检验

第四节 检验的SPSS过程

一 适合性 检验的SPSS过程

二 独立性 检验的SPS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第十三章 非参数检验

内容提要

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概述

一 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范围

二 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

第二节 符号检验

一 符号检验的基本原理

二 符号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三节 符号秩次检验

一 符号秩次检验的基本原理

二 符号秩次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四节 秩和检验

一 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

二 秩和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五节 中位数检验

一 中位数检验的基本原理

二 中位数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六节 非参数检验的SPSS过程

一 符号与符号秩次检验的SPSS过程

二 秩和检验的SPSS过程

三 中位数检验的SPSS过程

复习思考与练习题

附录 常用统计检验用表

附表1 随机数字表

附表2 正态分布的PZY转换表

附表3 t值表(单、双测检验)

附表4 F值表(双侧检验)

附表5 F值表(单侧检验)

附表6 的临界值(哈特莱方差齐性检验)

附表7 Fisher Zr转换表

附表8 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表

附表9 分布临界值表

附表10 符号检验表

附表11 符号秩次检验表

附表12 秩和检验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电驴下载:

ed2k://|file|%5B%E5%BF%83%E7%90%86%E7%BB%9F%E8%AE%A1%E5%AD%A6%E4%B8%8ESPSS%E5%BA%94%E7%94%A8%5D.%E9%82%93%E9%93%B8%26%E6%9C%B1%E6%99%93%E7%BA%A2.%E6%89%AB%E6%8F%8F%E7%89%88.pdf|46196391|67f409ba94d0ca5ccf3aea6d45f871f1|/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