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最幸福!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由“思”而知“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不同的地方。

人类花很多时间思考,我们回顾过去,瞻望未来,从宇宙起源的秘密思考到宇宙即将面临的挑战。然而,这样的人类快乐吗?为什么有许多的宗教和冥想课程,都告诫我们需要“活在当下”呢?

当然,了解人类“及时”的情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若用回溯性的研究,常会得到错误的答案。因此,针对“人何时最快乐”这个问题,研究者Matthew A. Killingsworth和Daniel T. Gilbert开发了一个iPhone的应用程式,这个应用程式会随机地在每个人清醒的时间发出问题,并请每个人针对不同的问题,纪录当下的感觉、行为、想法、和环境,让受测者回报真实生活中的感受。

这个应用程式固定会抛出的问题是“你现在觉得如何?”和“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事情?”。接着有时会加上“除了手边正在做的事情外,你现在还有再想其他事情吗?”这样的问句。若受试者回答“有,我正在想其他事情”,还需要回答是在想快乐、不快乐、或是中性色彩的事情。

“你的幸福足迹”网站收集了一系列包含83个国家,年纪从18到88岁,约五千人共将近二十五万笔的资料。其结果登在《科学》(Science)期刊,标题为“愈是胡思乱想,人就愈不快乐”。

根据这两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真是很爱想东想西的的动物。不管手边正在从事什么,大概几乎会将近有一半的人脑袋瓜里还会冒出其他的事情。如果要举出一个例外,名列“最不容易让人分心的活动”之首,就是做爱。不过反过来讲,如果连“做爱”都还会分心,那就别提坐在办公室里和无趣的老板讨论无聊的专案了。

再者,无论正在从事什么活动,能专心的人会比正在想东想西的人来得快乐。虽然大家想东想西之时,比较常会想到让人心情愉快的事情(超过四成),但即便如此,想到快乐事情的人其幸福程度并没有比专心的人来得高。反之,如果想到的是不快乐的事情,或比较中性的事情时,这些人的幸福程度就会比没有分心的人来得低了。

最后,这个研究还告诉我们,正在做什么事情没那么重要。若能专注地面对艰巨的工作,一个人同样能体验到幸福的感觉。反之,再怎么轻松写意的事情,若在分心的状态下体验,幸福度就比较不足。是思考和想法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度,而不是正在做的事情。

当然我们一定会想用“是心情不好才容易分心”这样的理由反驳,但这个研究最大的卖点就是利用手机APP获得“及时心情的收录”,因此经过时间点和心情变化的交叉比对,两位科学家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证:“是分心造成了不快乐,而不是不快乐让我们分了心。”

所以,这个结果证实了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毕竟,我们最投入的时刻,通常是最快乐的时候。思考是把匕首,很可能会先伤了自己。(文/白映俞、刘育志)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