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周先生,26 岁,房地产销售人员。
周先生从偏远的内地考到上海的大学。进入大学后即感到与同学交往有压力,但他认为大学里主要是要把学习搞好,因此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一个人看书学习上。大学毕业后,周先生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他感到与同事交往很困难。他感到别人都很放松,而自己却总是很紧张。在和别人讲话时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很不自然。他感到每当和别人交谈时,自己的表情都很紧张,脸红、口干舌燥。他认为别人肯定注意到自己尴尬的样子,弄得对方也很不自然。在和异性交往时他感到更紧张。他担心对方注意到自己的不自然,肯定会想自己脑子里肯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所以才这么紧张。因此,在办公室里周先生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做事情。即使这样,他还是感到别人都在注视着自己,仍然无法放松下来。平时吃饭、下班,他也总是不和大家在一起。
周先生感到这样下去不行,他毅然辞去了原来的工作,选择了房地产销售工作,因为他认为做销售人员, 不得不和别人打交道,算是对自己的挑战。但他做了没有多长时间就发现,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困境。而且由于无法与客户轻松地交流,他的业绩比其他同事差很多,感到更沮丧了。
社交恐惧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恐惧是害怕在别人面前自己的表现让自己尴尬和羞辱。
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和回避许多需要他们与别人交流或在别人面前完成一件事情的场合。因此,典型的社交恐惧表现为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吃东西、上公共厕所以及参加聚会等等。社交恐惧症患者普遍地担心在社交场合别人会发现、注意到并嘲笑他们糟糕的表现。
社交恐惧可能只涉及特定的场合,也可以涉及大部分社交场合。
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社交恐惧症中专门有一种“广泛性社交恐惧症”亚型。广泛性社交恐惧症显然病情更严重,对人的社会功能的影响也更大。特定场合的社交恐惧症患者总的社会功能可能保持完好,只有在特定场合才会出现明显的焦虑。而广泛性社交恐惧症患者则可能造成慢性的抑郁,社会隔离、职业功能以及人际关系损害。
当社交恐惧症患者突然或不得不进入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他们就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同时伴有各种躯体症状。比较常见的躯体症状包括脸红、出汗、口干以及肌肉僵硬等。有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在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也可能出现惊恐发作。同时,社交恐惧症患者还存在一些认知症状,如过分的自我关注,关于自己社交表现的消极评价,对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举止要求过高,贬低自己并过高地评价其他人在社交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