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加班—过劳死离你有

2002年1月17日,“过劳死”(Karoshi)一词在英语权威词典《牛津英语词典电子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正式登堂入室,以配合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和最新真实面貌。Karoshi源自日语“过労死”(过度劳累工作导致死亡)。通常理解为,“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腾讯37岁的腾讯女性频道主编于石泓为某重点研发项目做准备,连续多日加班,在这些天里,该员工每天工作到凌晨,有时甚至通宵加班,于石泓因脑溢血去世。据腾讯的员工称,于石泓为人严谨,一丝不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加班到深夜是经常的事。

也许,很讽刺地,你在看这篇文章时就在上班……

之前媒体报道的华为员工过劳死事件、酷六员工过劳死事件、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过劳死事件已经让大家见识到“过劳死”的厉害了,这次腾讯员工的过“劳死事件”或许不会像当初那样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可是,你知道吗,面对“过劳死”你绝不仅仅是看客,下一个,也许就是你……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中青年、女性是“过劳死”这一疾病的危险人群。这是因为这些人事业上强力拼搏,生活负荷过重,自身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过度疲劳难以避免。同时,专家统计出了“过劳死”最“青睐”的三种人:

第一种是有钱但不知保养的人。这部分人“富裕”的背后,往往有一条铺满辛酸的路。由于对贫穷的恐惧,使他们对财富永远不满足。为了追逐更多的财富,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而对他们最初惟一的资本――身体,则很不在乎。

第二种是有事业心,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主要以从事科研、教学、新型高科技,如网络等职业者居多,此次腾讯员工的“过劳死事件”就是最充分的证据。

第三种是有家族遗传背景者。如果父母亲、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中有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的患者,就要特别小心了,千万别让自己累着,否则很有可能在年轻时就诱发疾病。

白领压力大 六成呈过劳状态

一份《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之“中国城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健康状况白皮书”近日发布。这是一份经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等医疗权威机构经过科学汇总分类及分析而得出的报告。这份调查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余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300万健康体检数据样本为基础,面向全国城市白领精英人群,从个人、企业、城市等角度展开健康调查。

数据分析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人群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35至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生理年龄”10年左右。亚健康向城市“白领”袭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专家为白领预防“过劳”支招:转移注意力加强早餐营养

“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会造成体力和心理的疲劳状态。”专家指出,当今知识信息时代,竞争激烈,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增大。此次调查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目前城市白领心理状态排名前三位的均为负面情绪,分别为疲倦感49%、平淡感46%和烦躁感38%,满足感不到一成。买房、父母健康、婚姻和孩子教育成为白领四大压力源。

专家说,疲劳是人体一种生理性预警反应,提示人们应该休息。短时间过度活动所产生的疲劳,经过休息是可以很快恢复的。但长时间地超负荷工作,再加上夜生活过多休息不好,就会产生疲劳的积累:过劳。过劳会损害身体健康,长期下去,必引发疾病。心理压力过大,将导致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引起各种疾病。

专家建议:减少加班次数和时间,尽量给自己留出休息、放松的时间;有条件的话考虑午睡,且晚上不饮用咖啡或茶,保持睡眠效率;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地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紧张和疲劳。

另外,为预防白领一族“过劳”,专家还特别指出吃早餐的重要性,因为早上是大脑最缺乏能源的时候。健康的早餐应该包括:全麦、糙米等谷类主食、深色蔬菜(如菠菜和西红柿,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果等。白领因“过劳”导致不良情绪时,应该找专业心理咨询师予以疏导。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